李白只留一张书法真迹,却让狗皮膏药乾隆、宋徽宗盖成了大花脸

2020-12-10 15:22:17 作者: 李白只留一张

出生于701年的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声称“诗仙”,以浪漫主义的诗风出名于古代文学界、现代文学界、小学教科书界。李白的诗,凡是上过学的人都能随口背出几首,可要是提到李白的书法,估量很多人就愣住了:啥玩意儿?李白还写书法?

对,没错,便是这样。李白除了写诗,还拿手剑术、书法,当然李白舞剑水平怎么咱们是看不到了,但李白还留了一张书法真迹存世,它便是《上阳台帖》。此阳台非彼阳台,李白说的“阳台”是一座道观,可不是咱们现在屋子外面晒太阳的阳台。

《上阳台帖》是李白在43岁那年创造的一张草书书法著作,统共就写了25个字:“天长地久,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而李白写这幅书法的缘由,是因为一个道士,他叫司马承祯。

李白23岁出了四川,处处旅游名山奇迹,正是年轻气盛、神采飞扬、壮志满怀之时,在江陵碰到了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很赏识李白的才干,李白把他当成至交。后来李白阅历了一堆烂事,再来山中阳台观里找司马承祯时,得知他现已仙逝了,心有所感,写了《上阳台帖》。

李白只留了这么一张书法真迹传世,可想而知,历朝历代的人,都把它奉为瑰宝。古人又没有什么维护文物原始完整性的先进认识,所以在古代,《上阳台帖》撒播过程中,饱尝各方狗皮膏药的盖章题字打扰。

宋朝时,《上阳台帖》来到了宋徽宗赵佶手中,他拿到后刻不容缓地赏识起来,赏识不行,他还要在上面写点什么东西,证明自己到此一游过,所以大笔一挥,题跋道:“太白......身在世外一帖,字画潇洒,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之后,《上阳台帖》在元、明两朝,相继来到好些文人的手中,文人读了书,一腔才思无处发挥,所以他们题跋的热心比宋徽宗有过之而无不及,《上阳台帖》屡次被人添加内容,真不知它到底是谁的著作。

再到了清朝,《上阳台帖》就落入了“盖章狂魔”乾隆皇帝,又称爱新觉罗·狗皮膏药·弘历的手中。正如《延禧攻略》中所说,乾隆最喜欢在文物上盖他的章,是“快乐了盖一个,不快乐了也盖一个”,跟牛皮藓相同,扒都扒不下来。

乾隆除了盖章,还要跟帖,怎么办传到他手里时,上面现已没有什么空间能够发挥了,乾隆就秉持着爱新觉罗家的立异精力,在《上阳台帖》上又接了一张纸,御笔大书“青莲逸翰”4个大字,然后持续盖章,盖章,盖章。

通过他们的跟帖行为,现在咱们看到的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上阳台帖》的版别,现已被盖成了“大花脸”。不信我们能够看看《上阳台帖》的全貌,你还能找到李白写的东西在哪个旮旯瑟瑟发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