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禹钧瓷——神垕炉钧的发展轨迹初探

2020-12-17 10:34:24 作者: 华禹钧瓷——

神垕镇炉钧窑为燃炉升焰式,以焦炭为燃料,用木制风箱(电扇)和小型电动鼓风机强行通风助燃,以捂火形成气氛复原,高温烧出钧窑瓷器,故称“炉钧”。

炉钧窑一次加炭,炭尽瓷熟,一窑一垅(匣钵)、一垅一器、一器一品、一品一像,绝无类同。它是我国宋代钧窑之后又一种高温窑变色釉。器物造型正经、古拙淳朴、颜色丰厚、晶亮富丽、蓝绿相兼、红紫映衬、五颜六色、交相辉映、独领风骚。从传统炉钧撒播下来的产品造型看,大都是用手拉坯成型的。碗、瓶、炉、尊等小件制品,有“钧不过尺”之说。釉色方面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以瓜皮绿、天青、月白、天蓝泛红斑釉为主。

现代炉钧造型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逐渐立异,百家争鸣,釉色有孔雀蓝、天青抹红、飞红、雨后初霁、天蓝带玫瑰紫、玫瑰红、雨后初霁带朱砂红、茄皮紫、鱼肚白带海棠红、胭脂斑、驴肝马肺、甘草黄以及奇光异彩的金星霞斑古铜锈、孔尾等各种窑变颜色。其釉彩淳厚饱满,窑变美妙,别具魅力,实为大窑内所不及。它堪与传世宋官钧窑比美,故世人多称“唯炉钧与宋钧为姊妹”。

其实,早年炉钧有一个不起眼的姓名——钧瓷小窑货,源于现在文明四海的钧瓷之都——神垕镇。它是钧瓷先民们用汗水与艰苦孕育的巨大效果。神垕镇陶土和煤炭资源丰厚,聚集了一批又一批制瓷演员。他们用智慧沉淀了厚重的陶瓷文明,培育出独具魅力的二液和多液分相特征的钧窑系产品,通过天然窑变出现出了斑驳魅力的颜色,是任何陶瓷釉种都无法与之比美的。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色,也是任何瓷种都难以企及的。

探寻神垕炉钧开展的前史轨道,不难看出是唐代下白峪先民开钧瓷之先河,始创兰花斑唐钧釉;宋元时期刘家门先民烧出无比精巧的天蓝釉钧瓷产品;清代卢氏兄弟用风箱炉烧出的“卢瓷”名震四海;清末民初,裴喜娃始建仿宋圆窑,引进“磁青”(钴兰)烧出纯粹炉钧颤动陶瓷界;曹知州招集神垕镇10余名多姓氏族演员和能工巧匠,通过不懈努力,总算烧出钧窑系又一珍宝——“炉钧”;民国年间,王凤喜秉承祖业,根究钧艺,打破“钧不过尺”的藩篱,烧出数尺高的钧瓷花瓶;民国以来,温修拿手雕塑动物和人物造型,烧出形象传神的钧窑产品;郗杰一生研讨钧瓷艺术,烧制出直径一米的大笔洗和高一米的仿古鼎器,被故宫博物院保藏;钧瓷演员王明彦在扒村南口兴修窑场,烧造磁州窑系产品并研发和创造出运用当地原材料而不加“磁青”(钴兰)的钧窑奇珍——孔雀蓝炉钧釉产品,为钧瓷增添了新品种。现在,当地老百姓仍称扒村南窑口为王彦窑。由此可见,神垕的炉钧是本区域多姓演员、匠人技艺长时间沉淀和传承的产品,是继宋代官钧窑之后绽放的一朵贵重的奇葩,为钧瓷文明增添了一笔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