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书法是这样创作的,这种笔法,深得王羲之的精髓

2020-12-17 20:54:31 作者: 陆游的书法是

三、陆游书学思维是怎样的?

陆游寻求尚意书风,与两宋书家的全体书学思维是合拍的,是同步的。是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我们的连续,并持续往前推动。“不知笔在手,而况字落纸”。陆游这一观念,与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无意于佳乃佳”的尚意书风是相吻合的。他在《睡起作帖数行》说:“古来翰墨事,着意更可鄙。跌拓三十年,一旦造此理。不知笔在手,而况字落纸。三叫投纱巾,作歌识吾喜。”可见他的作书不是意在翰墨,而是把书法作为一种东西,来表达自已康复华夏,统一祖国的雄心勃勃。其在《醉中作行草书纸》诗中爽性地说:“酒为旗鼓笔刀槊(《题醉中所做草书卷后》),堂堂笔阵从全国,气压唐人折钗股……直用毛锥惊杀汝”。作书笔力千钧,大气磅礴,呼风唤雨。他要用笔杀虏,要用笔阵歼敌。

陆游《怀成都十韵诗》部分04

对陆游来说,书法早已然逾越了朴实的写字领域,而成为诗人心声的倾诉,是作者特性、情感的表现。人们常说“字如其人”,便是如此,陆游终身阅历崎岖,除了无法发挥政治志向,“但悲不见神州同”外,早年与表妹唐琬那一段被强行离散的不幸婚姻,也成为环绕在他心头的永远之痛。直到75岁时,他还在《沈园》诗中写下了“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的感人诗句。长时间日子的不如意,以及“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豪情,形成了他豪宕与婉转并存的对立性情,也使得其书法圆润迟滞、柔中带刚,既有晋人的清隽玄淡,又有宋人的率性浪漫,还还有一种沉郁、宛转、内敛之美。

陆游《怀成都十韵诗》部分05

对书法艺术来说,技巧始终是处于隶属位置的,真实决议着书法风格、气势和艺术高度的,往往是作者本身的情趣、性格和文明涵养。而作为一个出色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法正如其自道的那样,“堂堂笔阵从全国,气压唐人折股钗”。在《学古》一诗中,他对自己的书法做了总结:“九月十九柿叶红,闭门学书入笑翁。人间谁许一钱值,岗底自用十年功。老蔓缠松饱霜雪,瘦蛟出海拏虚空。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这种“视全国英雄为无物”的自傲,无疑是有依据的,也是他书学思维的底子描写。

陆游《自书诗卷》001

三、结语。

总而言之,陆游的书法与他豪宕的品格,满腔的悲愤,坚决的信仰,爱情的提高是分不开的。正由于此,他才干到达落笔时如势从天落,银河泻地,着纸时若蛟龙入海,雷火腾空,到达“不知笔在手,而况字落纸”的境地。当他神驰意造起雷雨的时分,想必是他以“气吞残虏”之势,直驱金兵阵营,纵横驰骋,横扫千军了。每逢他掷笔坐下来的时分,满腔的热枕充于笔端,脱节终身的郁闷之情,感到的是“天地一洗”,以致于笔下生风,酣畅淋漓!这种把生命溶于翰墨中的字,怎能不飞动,不让人惊叹呢?

陆游《自书诗卷》002

陆游《自书诗卷》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