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些什么官?

2021-01-02 21:47:43 作者: 清朝的将军、

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这些都是清朝的高档武职官员。

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树立的王朝,势必会呈现一些满汉二元化的准则规划,尤其在军事准则上更是如此。所以,清朝的军事力量分为两个体系,其一是八旗体系,其二是绿营体系。其间,将军和都统归于八旗体系,提督和总兵归于绿营体系。

接下来就来详细说说这四个武职官员。

将军首要指的是驻防将军。

清朝的八旗军力首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京营八旗,首要驻防京畿,还有一类叫驻防八旗,首要驻防各地军事要冲。那么,担任办理这些驻守在军事要冲的八旗兵的当地最高军事长官,便是驻防将军,官阶开始为正一品,乾隆年间降为从一品。这样的驻防将军,清朝在全国各地设置了14个,别离驻守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乌里雅苏台。其间,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为将军下去,这五个当地的驻防将军等第仍为正一品。

作为当地驻防八旗最高军事主官,驻防将军虽从权利上比不上总督,但官阶和位置都胜总督一筹。尤其是当呈现驻防将军与总督同驻一省的景象,假如当地呈现严重事宜须会同奏事时,驻防将军的姓名应该摆放在总督之前,以示爱崇。

此外,清朝跟其他历朝历代相同,也有大将军的职务。但大将军并非常设官职,而是在遇有严重战事时暂时设置的最高统帅。战事只需一完毕,大将军一职也就不存在了。

都统这个官职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八旗都统,一类是驻防都统。

八旗都统并不是单纯的武职官员,而是担任办理旗人的官员。开始名为固山额真,清朝入关后改名为都统,官阶为从一品,主管一旗旗下军政、户籍等事。到后期,八旗都统简直没有什么实践的权利了。

驻防都统与驻防将军相似,也是控制清朝当地驻防八旗的军事长官,首要是在不设驻防将军但又有八旗兵驻守的当地设置,全国只要两个,即察哈尔都统和热河都统。

而在设驻防将军的区域,设驻防副都统,受驻防将军控制,官阶为正二品,全国共设29名驻防副都统。此外,有些军事要冲必需要驻军,但又不在驻防将军和驻防都统的统辖辖区内,故设置专城副都统。全国共设专城副都统四人,即密云副都统、山海关副都统,青州副都统、凉州副都统,四人皆直接隶归于兵部。

清朝除八旗兵之外,还有绿营兵体系,是由汉人组成的当地部队。而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便是担任统辖一至两省陆路或水路绿营戎马的最高军事长官,官阶为从一品。清朝在全国一共设置了12名陆路提督和3名水师提督。

若论等第,提督的等第乃至高于当地上的总督,但因为清朝一直防备汉人,加之全国承平日久,重文轻武习尚渐生,提督的权利和位置远远不如总督和巡抚。总督和巡抚具有兵部尚书和侍郎的加衔,所以能够在必定程度上控制辖区内的绿营兵。提督虽贵为一品大员,但实践权利一般,根本没有调集部队的权利,且既要受总督、巡抚限制,更要遵从中心兵部的指令。

绿营体系内的军事官员,除了提督这个最高军事长官外,从高究竟还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而总兵则隶归于提督统辖,主统辖下一镇绿营兵务,开始无定品,乾隆年间始定等第,为正二品。因为清廷在不同省份设置绿营兵的数量不同,所以导致各提督之的总兵所统辖的兵员数多寡也不尽相同,多的能够统辖万余人,少的不过数百人。一般来说,清朝全国共设有总兵定员83名,其间,陆路总兵约70名,水路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