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丽克,你可以这样阅读她

2020-10-13 06:02:14 作者: 诺贝尔文学奖

原标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丽克,你可以这样阅读她

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文学院宣布,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获得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露易丝·格丽克,美国当代女诗人,美国桂冠诗人(2003-2004)。格丽克1968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著有10余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曾获普利策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各种诗歌奖项。现居麻省剑桥,任教于耶鲁大学。2012年11月出版诗合集《诗1962-2012》。

目前国内出版的格丽克作品,是由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推出的《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月光的合金》,以及宜昌新诗学会于2015年出版的《露易丝·格丽克诗选》。

当年较早翻译格丽克诗歌的译者柳向阳,以及将其诗作引入到国内出版的策划编辑管鲲鹏,日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分享他们当初决定翻译、出版格丽克诗歌的缘由和经历,并深入诠释这位美国桂冠诗人的作品打动人心、给人启发之处。

中文译者柳向阳:格丽克如“毛毛虫变蝴蝶”般一直超越自己

“格丽克诗歌的中文译者,除了我和范静哗老师之外,还有金舟、周瓒、周琰、舒丹丹、李晖,近年还有几位。”翻译格丽克作品数量最多的中文译者柳向阳,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很谦逊地说,国内其他译者也作出了努力,一定要提到他们的名字。

柳向阳笑言,他这10年基本只译了两个人的诗,一个是露易丝·格丽克,一个是杰克·吉尔伯特。“杰克·吉尔伯特的中文版是2019年出版的,比格丽克火多了。2019年2月出版的,到现在已经三印了”。

从开始翻译格丽克的诗,到中文版本正式出版,柳向阳前后花了10余年时间。

柳向阳最早在一个诗歌翻译论坛里读到格丽克早期的诗作《爱之诗》。“那首诗讲单亲妈妈带着小孩子,特别关心小孩,老给他织各种色调的红毛衣,长大之后小孩子就有点怕红色,总觉得女人像他的墙一样。这首诗也是很偏重心理描写的”。

之后读到格丽克的《幻想》,“仅仅两行,已经让我震惊——震惊于她的疼痛。‘我要告诉你件事情:每天/人都在死亡。而这只是个开头。’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她的诗作大多是关于死、生、爱、性,而死亡居于核心。经常像是宣言或论断,不容置疑。”

被格丽克的诗作吸引后,柳向阳开始到处寻觅她的作品。网上很难搜到,柳向阳就去一家美国网站购买原版书。这些原版书从下单到寄到手,往往需要折腾大半年的时间。

“格丽克在美国读者相当多。她已经是桂冠诗人,得过普利策奖,是耶鲁青年诗人奖的评委,所以地位是非常高的。美国有蛮多关于她的研究著作,我翻译时也引用了蛮多。”

翻译格丽克前,柳向阳刚做完罗伯特·佩恩·沃伦的诗歌研究论文,“算半个美国诗歌研究者”。在翻译了一些作品后,柳向阳和格丽克本人取得联系。

柳向阳表示,那会儿他希望出版格丽克的中文诗选,但对方不愿意出版“诗选”,而是希望《阿弗尔诺》《七个时期》等诗集一本一本完整地翻译出版——那时她的第11本诗集还没有出版。“即使在美国国内,格丽克几十年来也从未出版过一本诗选!2012年面世的《诗1962-2012》没有用‘诗全集’这个名称,也是已出版的11本诗集的合订本。她终于避免了被‘诗选’的命运!”

10多年间,柳向阳和格丽克本人的直接联系,“只打过一次电话,别的都是通过邮件”“我们会交流对于一首诗我怎么理解,或者我问她我的理解对不对?我们交流过几百个关于诗歌的问题”。

格丽克曾说:“心理分析教会我思考,教会我用我的思想倾向去反对我的想法中清晰表达出来的部分,教我使用怀疑去检查我自己的话,发现躲避和删除。它给我一项智力任务,能够将瘫痪——这是自我怀疑的极端形式——转化为洞察力。”

而这种能力,在格丽克看来,对于诗歌创作是大有益处的。“我相信,我同样是在学习怎样写诗:不是要在写作中有一个自我被投射到意象中去,不是简单地允许意象的生产——不受心灵妨碍的生产,而是要用心灵探索这些意象的共鸣,将浅层的东西与深层分隔开来,选择深层的东西。”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