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北“酸汤子”食物中毒事件沸沸扬扬,事情的梗概是这样的——
据通报,10月5日,鸡东县兴农镇居民王某某及亲属9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引发食物中毒。
经公安机关对现场提取物检测,未查出有毒物质,排除人为投毒可能。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黄曲霉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黄曲霉素中毒。
事后,不少人认为此次中毒事件由黄曲霉素引发。但就在昨晚,这个结论被推翻了!
黑龙江卫健委官方微信表示,该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高浓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变质
据介绍,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
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未查出氰化物(剧毒类)、有机磷类(农药类)、呋喃丹类(氨基甲酸酯类内吸性广谱杀虫剂)、安定类(催眠)、毒鼠强(鼠药类)等有毒物质,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要命的酸汤子为啥这么毒?
12日,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布鸡西“酸汤子”食物中毒事件原因,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专家介绍,米酵菌酸十分耐高温,大量食用后死亡率高达40%—100%。
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中毒致死原因“反转”,定性为米酵菌酸引发
10月12日晚,黑龙江省卫健委旗下微信公众号“龙江卫生健康”发布文章《秋冬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中表示,鸡西市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致多人死亡的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并标明该信息来源是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
卫健委在文章中称,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文章还表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
“这些食品的制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
据了解,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此次黑龙江卫健委发布文章提醒消费者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吊浆粑等发酵面米食品;在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一旦发现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正常干银耳经水泡发后,菌片呈白色或微黄,朵形完整,弹性好,无异味,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摘除其基底部。
那这个椰毒假单细胞菌有啥特殊的地方?它产生的毒素是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其毒性丝毫不亚于黄曲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