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龙:打造民办基础教育的“标杆”

2020-10-15 08:39:56 作者: 杨成龙:打造

后来随着校区再次拆迁,他再次收购,再次建校。如今3所小学平稳发展,运营理念却与时俱进。

在杨成龙看来,中国现在其实不缺学校,国家的政策力度很大,缺的是优质教育。限制公办学校的是办学模式和理念。“在公办小学,早上8点到校,下午3:40放学,中午还得回一次家。如果是老人接送,年纪大的,下午还得上个‘小饭桌’,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在我们的学校,学生早上8点到校,下午6点放学,家长下班正好接娃。工薪家庭最缺的就是时间,孩子在学校下午把作业写完了,特长班也上了,都是资深的老师和教育专家,一条龙服务模式比较严谨,更切合家庭在教育上的实际需求。”

闭环:商业和公益划了个圆

学校、驾校、餐饮、食品……经新集团的几条产业看似跨界,却在杨成龙的手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商业闭环。

“我学校里有8000学生,学生食堂就可以转化到餐饮上去;8000多学生后面是几万人的家庭,我又可以把学生家长转化成想学驾照的驾校里;来驾校每天学车就要吃饭,又可以转化到餐饮公司去,加上本身食品也是刚需……这就形成了一个商业闭环。我们的渠道尽量下沉,下沉到不能再下沉,这也是我们实业做得扎实的原因,现金流充沛,互相转化,互为支撑。”至此,杨成龙揭开了开篇他“银行没有一分钱,却要做民办基础教育标杆”的底气。

商业是闭环,初心也是。

2009年,杨成龙跟母校西安理工大学一起回到了他扶贫时多次去过的村子,给村民打了三口水井,迄今水井上还有着企业的名字。“这个村子在沙漠边上,水里面有一种含氟物质,只要连续喝上两月,牙齿就变形成尖尖的跟鱼一样的牙齿,还长得东倒西歪。村子里能走的人都走了,留下的都是走不了的。水只能浇地,不能饮用,但村民们也没啥收入,不可能买矿泉水喝去,就还得喝那水。我们就给村子打了三口水井,每口200米深。”

精准扶贫时,杨成龙第一次进驻村办公室,一看土房子里破破烂烂的,唯一一张木头桌子坑坑洼洼没有一个平面,立刻安排公司的人换了一套家具过来。未央区5个街办的扶贫村杨成龙都深度参与,村委会办公家具、粉刷,村民家漏水、修房顶,什么都干。

扶贫多了,他开始在贫困村投设备、建产业链、办加工厂,结合着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一来二去就这么又有了集团的食品和餐饮板块。从贫困县收购的食品厂,主要给放心早餐做深加工,夹馍产品的料包,都是来源于贫困村。后来开始接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食堂,8所学校、5所单位,每天光给学生和职工做饭,都要保证将近3万人就餐。

坚守:80后的朴素初心

走过的贫困村,有考上大学的学生,杨成龙个人5000元、8000元的随手就给;有没走出过大山的学生,到节假日找旅游公司把孩子们接到城市和学校来,感受外面的世界。

记者了解到,在西安理工大学上学时,杨成龙连续到陕北支教,几乎每次都把生活费“裸捐”给那些贫困的学生。“我也在跟几个大学在谈,打算设置一些奖学基金,先从母校理工大学开始,可能在明年先用100万做个公益教育基金的试点。”

正是因为怀着对底层务工人员的朴素感情,对支教学生的淳朴爱心,创业有了积淀后,商业逻辑和公益之心碰撞形成完美闭环,让杨成龙坚定地要办学校、做产业,要成为民办基础教育的标杆。正是因为有着对反哺家乡的热情,故土难离的深情,杨成龙的创业之路显得知足而质朴。

在熟悉的西安城北,一个少年老成的“80后”,用自己的信念,坚守着实业发展的初心,坚守着产业兴教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