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高研班的学习氛围,虽然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年龄跨度也比较大,但都为了画画心无旁骛,可以说是起早贪黑地学习。这个并不是夸张,现在还记得,早上和晚上其他教室都没人了,但是高研班一定还有人在学习。因为高研班所在的楼层是比较高的,所以每次无论去多早或者走得多晚,都能看到高研班教室的灯还亮着,感觉就像一座灯塔。有的时候在休息日,自己想偷个懒,抬头一看,高研班的灯还在亮着呢,就好像召唤自己,就又赶紧过去。记忆尤其深刻的是宋画临摹阶段,几乎每个人都有通宵临摹的经历,班里还排了夜班轮流值守临摹室。所以在高研班我们不光从老师那里学习,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学习交流也是很多的,大家有好的方法、心得,或者发现一些好用的笔墨纸砚都会相互推荐。现在已经从高研班结业好几年了,有些同学也回到了家乡,但还是会经常联络交流,一起继续留在杭州的也都成了老朋友。
让我感到十分幸运的,是在高研班遇到了很好的老师,除了绘画技法之外,他们对专业的卓越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都让人受益匪浅。因为高研班这一段的经历,我们有些同学留在了杭州继续深造,考了研究生,还有些同学从事其他的国画相关工作,无论如何大家对国画的热情始终如一,对高研班的感情也未曾改变。我前一段时间又回到高研班,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布置,高研班的学习环境已可称得上优雅,而班次也已经从我当时就读的一个班发展壮大到了十几个,不禁感慨,原来这么多年来我们跟高研班一起在成长。
陈赛赛(青年画家)
在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学习的这段日子,是我人生最难忘的经历,也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看到的是:老师们对学生无私相授的治学精神,同学间相知相助的淳淳情谊以及大家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
从排课、择师、课程时序到班级管理,学院老师都是亲力亲为,为教学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针对我们学生的特定背景,除设置中国山水画相关课程之外,还设置了书法、梅兰竹菊、箓刻、制墨、诗词及文化讲座等课程,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深得学生认可和喜爱。
在国美严谨的治学环境里,我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经典全面系统地学习临摹与梳理研究,提升了对中国山水画的认知,开阔了我的思维和眼界,厘清了以后的创作思路:中国山水画只有放在中国文化的大视角里,去解读、演绎、发展才更具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画家有一颗文心,要与传统对话,要在中国文化的母体里汲取营养,在薪火相传的继承中理出一条文脉来,作为我创作的艺术土壤和创作方向。要在掌握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以当代的美学思维去感受当下的生活,贴近时代的脉搏,游历自然山川,用生动的、陌生化的语言去创作新颖独特且具有鲜活生命的艺术作品。
高研班毕业后我一直从事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远师古人,近参造化。几年来,我近到雁荡、天台、苏州园林,远赴甘肃敦煌、河南太行等地,深入生活考察、游历写生,创作了一些作品,也获得了一些小小成果。
世之奇伟、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艺术道路上何尝不是如此?因而我将更加发奋地学习,认真地创作,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回报社会。
共同成长 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