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剑!“琵琶女神”为浦东量身打造动人乐章,14日晚世界首演!

2020-10-16 09:57:30 作者: 三年磨一剑!

“音乐外交官”结缘浦东

踏上改革热土,感受历史人文

提到赵聪,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她在中国的重要外事活动中频频亮相:2016年中国G20峰会、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峰会、2019年中俄建交70年音乐会……迄今为止,赵聪先后出访过欧洲、美洲、亚洲、澳洲等50余个国家及地区,40余位外国元首聆听过她的琴声,向世界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魅力。

这样一位人称“音乐外交官”的杰出音乐家,其实也隐藏着浓厚的故土情结。“我的外公、外婆、母亲都是上海人,所以我对这片土地还是比较熟悉的!”出生吉林的赵聪有着北方姑娘标志性的爽朗,演出前夕,赵聪告诉小布,她的外公是一名建筑师,曾经参与建造了上海音乐厅等知名建筑,外公平日里也喜欢和朋友弹弹琵琶、月琴,拉拉京胡、二胡,母亲孙朵萍也是一名琵琶演奏家。在琵琶艺术中,有一个重要流派是浦东派,而赵聪就曾师从浦东派第六代宗师林石城学艺。“我的音乐萌芽与上海情结,从幼时就开始了。”赵聪表示。

2016年10月,赵聪受当时的浦东新区文广局之邀,来到浦东图书馆主讲“琵琶艺术及经典作品赏析”,她不仅讲解了琵琶的演奏与历史,还现场演绎了经典曲目《春江花月夜》和原创曲目《丝路飞天》,其精湛的技艺吸引乐迷与其热情交流,文广局相关负责人也向赵聪提出建议:“何不为浦东创作一部作品?”

于是,为浦东写一部作品的念头,就开始在赵聪心中酝酿。2017年,赵聪正式与浦东新区政府签约创作。次年10月,赵聪在“打响文化品牌 打造文化高地”浦东新区文化工作推进会上,宣布作为文化名家“入驻浦东”,并首次向浦东市民介绍了《乐鸣东方》的创作情况。

然而,真要为浦东创作一部作品,却也令赵聪这“半个上海人”感到难以下笔。“看待这座城市,我一半是熟悉,一半是陌生,但是依然对上海缺乏深入的观察,尤其是浦东。”赵聪坦言,她小时候也曾在上海浦西生活过,但当她开始关注到浦江对岸时,那已经是一个高楼林立、现代时尚的浦东了,对这片土地的历史人文缺乏了解。于是,赵聪做出了一个决定:走进浦东,了解浦东。

音乐作品还原采风景致

用耳“看到”水乡古镇、十里洋场、摩登都市

“我的作品一定要有画面感,用音乐来还原我看到的景色。”在过去的3年间,赵聪多次走进浦东采风:新场古镇、洋山深水港、陆家嘴金融城……都曾留下了这位“琵琶女神”的足迹,作品中也镌刻了她采风的印记。

“用琵琶这种古老的乐器,来表现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古往今来,确实难度非常大。”在整部《乐鸣东方》中,每一个乐章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赵聪在上海之行中“触电般”的一瞬。

第一乐章《为侬词》,描绘了烟雨濛濛的江南水乡意境,表现出浦东的文化传统和悠久历史。这一乐章的灵感,就来自于赵聪的新场之行,在这里她聆听了浦东非遗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谈敬德的锣鼓书表演。千年古镇的人文景致,非遗音乐的婉转悠扬,都化为指尖的一声声“为侬词”。“懂经”的观众,还会发现赵聪在演奏中融入了浦东派琵琶经典曲目《出水莲》,以及浦东派琵琶的细腻揉弦。

第二乐章《夜上海》,描绘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场”上霓虹璀璨、旗袍绰约。这一乐章的灵感,来源于赵聪在上海的一次演出,期间她参观了上海电影博物馆,进门就聆听到了“金嗓子歌后”周璇演唱的《夜上海》。赵聪就用琵琶,与萨克斯风、爵士钢琴一同合奏了这首老上海名曲。

第三乐章《乐鸣东方》,描绘的是现代化的浦东,作品中西合璧,荟萃了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化内涵。这一乐章的灵感,来源于赵聪在陆家嘴参观的震旦博物馆,在参过过程中,透过玻璃窗,她看到了轮船往来的黄浦江,对岸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一声声悠远嘹亮的外滩钟声,赋予赵聪创作的灵感,表现出伴随着时间的轮轴翻滚向前,传统与时尚并举的浦东,推动着上海走向更发达、更文明的高度。音乐中除了蕴含外滩钟声,观众还能听到自行车铃声、汽车喇叭声,产生一种奇妙的“嘈杂”和声变化。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激昂的第三乐章,也是整部作品最长的一个乐章,仿佛是在与时间赛跑。“在表现‘浦东速度’之外,第三乐章中也有一段舒缓的过度。”赵聪笑着说,“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忙碌的人们也要有下午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