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创作一部和田人民自己的音乐剧,将和田的故事讲给北京听,讲给全国各族人民听。”来自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牛璐瑶是一名“80后”,作为北京共青团系统的一分子,牛璐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从今年4月22日起正式成为一名援疆干部。从北京到新疆和田,这场往返16000里的援疆接力赛她将连续跑三年。
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牛璐瑶曾担任北青政原创团史音乐剧《燧石》的制作人,并出演剧中石评梅这一角色。在此之前的十年间,她和她的团队已经创作积累了20余部反映当代青年学习生活、思想行为的校园戏剧作品并多次获奖。如今,牛璐瑶想用三年的时间为和田打造一部“库尔班大叔”音乐剧,真正将“文化润疆”落到实处。
牛璐瑶与和田当地的孩子们在一起
要用三年时间为和田创作一部音乐剧
“这三年里,总要实实在在做点事情。”牛璐瑶说,受邀参与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决战的时刻”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录制,并在其中本色出演扶贫干部之后,这个使命感就更加强烈。
近年来,以援疆干部为纽带,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和产业等为载体,京和两地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不同民族基层群众间的交往交流活动,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不断延伸。今年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更是将“文化润疆”纳入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当中。北京通过20多年的援疆工作部署,在新建医院、学校、改善市容市貌等硬件帮扶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那么在新时代的“文化润疆”方面还可以做些什么呢?这也是牛璐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前不久,首都文化月系列活动在和田引起了热烈反响。“在‘引进来’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创作出一些文化艺术作品‘走出去’?”于是,为和田创作一部音乐剧的想法在牛璐瑶心中萌发。经过前几个月的调研,牛璐瑶发现,“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毛主席”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库尔班大叔已然是和田地区民族文化交融的一个典型符号。但她同时也发现,这个被几代人熟知的故事,因为年代久远,其背后深意并不能被当代青年人所理解。
何不从青年人的视角出发,让“库尔班大叔”重新走上舞台,为全国各族青年讲述新时代的故事?“好的故事应该传承下去,更应该有所创新!”牛璐瑶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将不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新时代的解读,它可以让维吾尔族、汉族和各族青年演员“同唱一首歌、共演一出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这个故事演绎出来,让新时代的青年人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为了挖掘更多素材,牛璐瑶来到于田县的库尔班大叔纪念馆,感受当年新疆和平解放时贫苦老百姓的喜悦,体会库尔班大叔千里迢迢也要与毛主席相见的初心。但音乐剧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实地采风到剧本的论证,再到演员团队的组建,都需要很长时间,“三年的时间够了,可以打造一部精品”,牛璐瑶说。
想在最好的年华里为祖国做点事
去年北青政原创团史音乐剧《燧石》上演后,在剧中饰演石评梅的牛璐瑶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的她,蕙心兰质、巾帼不让须眉,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剧外的她,也是一样。
牛璐瑶有两个孩子,大的11岁,小的只有6岁。来到和田后,她每天都只能隔着手机屏幕和孩子“见面”,还要算好那两个小时的时差,往往她忙完却发现已经是晚上10点了,孩子们已经睡了。尽管如此,她的丈夫很支持她,让她放心在和田工作,他会守好后方。正如《燧石》中的台词所说:“你干革命,我支持你;你干你觉得对的事情,我追随你;不管你在哪儿,我都等你。”
事实上,牛璐瑶只是今年第十批援疆干部111人中的一个。这批援疆干部中,大多是80后、90后青年人。因为这逾万里的距离,他们有的错过了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有的错过了和亲属见最后一面,有的推迟了婚期……但他们无怨无悔,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