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繁荣新时代文艺舞台

2020-10-29 22:38:39 作者: “艺起前行”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0月29日电,从“陈奂生”进城到“新刘三姐”开网店,从原创话剧《朝天宫下》到昆曲《眷江城》……今年9月至今,上海发起的“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吸引了14台国内高水准优秀新创作品汇聚申城舞台。

防疫压力之下依然要当好全国的文化大码头,把众多高手请到家门口来“打擂”切磋……这场持续整整两个月的大规模展演,传递出当下上海文艺界的“诚心”与“信心”。疫情之下、重任在肩,拥有优良文艺创作传统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上海,正在主动“找短板、寻差距”,与全国文艺界交融互鉴、砥砺前行,期待创作打磨出不负时代的精品力作。

以“艺”战“疫”:14台国内顶尖剧目云集申城

一只翩跹的黄蝴蝶,双翼承载着扶贫干部黄文秀未尽的大爱情怀,从广西百色美丽壮乡飞到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连日来,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在沪参加展演,收获好评。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的“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邀请来自北京、江苏、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台优秀剧目集中亮相。14台剧目各有精彩,或脱胎经典、直指现实,或立意高远、形式新颖。

江苏常州市滑稽剧团用一台横跨四十多年光阴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让农民陈奂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经典中“走出来”,以悲喜交融的演绎映射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巨变,令观众感叹“一个小人物活生生撑起了大时代”。

田沁鑫执导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新颖别致,用国际化的舞台装置、现实主义和浪漫情怀交融的手法,将扶贫干部不幸殉职、化身为蝶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以小见大,诠释当代中国“人民至上”的理念精神。

据介绍,这些新创的优秀剧目,代表了近来中国演出舞台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水准,其中既有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精品,也有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迎接建党100周年的力作,在类型上更涵盖了歌舞剧、民乐、京剧、昆剧、滑稽戏、彩调剧、川剧、话剧等各种艺术样式。

南北切磋:上海文艺界不忘初心诚意“取经”

一个多月来,不仅南北院团在上海同城竞演,文艺机构“掌门人”也忙于看戏观摩、切磋探讨、观点碰撞、火花四溅。

“《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用一台戏曲把改革开放40年农村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呈现出来,很不容易。看起来是一个小小的‘吃饭问题’,它触动了我们当下文艺创作的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著名文艺评论家郦国义坦率直言。

在郦国义看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兄弟院团的精彩之作凸显了上海文艺创作的短板与不足。“常州的作品,是用一个‘经典文化基因’发酵出了现实主义力作,突破当下重大题材文艺创作‘同质化’的窠臼,非常值得研究。”“选材要精、思考要深……上海土壤里前人留下来很多文化的瑰宝,我们还没有很好的利用和传承。”

看完广西戏剧院彩调剧《新刘三姐》,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直呼“夜不能寐”。谷好好说,全国同行拿出的精品力作,为上海昆剧团正在创排的《红色娘子军》带来灵感启发,让人更觉“时不我待”。

特殊时期,上海依然要做好“码头”也做好“源头”,努力为国内文艺界聚人气、鼓信心、促交流、探方向。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说,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延期至明年举办,但同时策划推出了“艺起前行”展演,旨在为上海与兄弟省市文艺创作的交流互鉴搭建平台。

同心明德 :为繁荣中国文艺创作砥砺前行

在“艺起前行”展演舞台上,近年来上海出品的多部优秀剧目引人瞩目。上海歌舞团带来“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双奖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海杂技团的《战上海》以惊险绝技再现重大历史时刻;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刻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上海民族乐团《锦绣中华·共饮江河水》用各种民族乐器融合碰撞,化锦绣中华的楚风汉韵为动人乐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