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张素)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结尾,主人公驾驶飞船冲进离子束引爆木星。从科学角度来说“木星会不会被引爆?”,英籍科学家、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David Evans)选择用实验验证。
11月1日在2020中国科幻大会“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专题论坛”会议现场,戴伟播放了他带领团队重现“点燃木星推动地球”的实验片段。他还在现场进行了“黄瓶子”化学秀。随着他不断摇晃手中烧瓶,液体因与瓶中空气接触而产生颜色变化,或黄或绿。而这也是这位身材魁伟、穿着白大褂、戴着护目镜的“洋教授”得名“彩虹爷爷”的由来。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戴伟不断地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向场内外观众普及相关化学知识,互动间气氛热烈。他说,信息时代里的信息太多了,人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判断真伪。培养大家的科学思维,也是他坚持做科普工作的原因所在。
戴伟还向青少年们喊话。“如果现在的科学家什么都懂,你们学习科学做什么呢?”他大笑着说,年轻人的认知创造能力是无限的,“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
而在《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看来,科幻作品可以活跃思维、激发想象力,让青少年对科学、宇宙、大自然产生兴趣,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带来很好的动力。
“要想写好科幻小说,关键是要尝试站在很高的高度上看待历史、看待未来。另外要培养对新世界、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向往,以及丰富的社会阅历。在这个科幻的黄金时代一起努力。”刘慈欣在本次“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专题论坛”会议宣传片中,对于那些对科幻写作感兴趣的青少年朋友说。
“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专题论坛”是本届科幻大会六个专题论坛之一,主题为“以好奇为指引 探科幻之未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承办,清大紫育、北京科技报、《科学故事会》杂志协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等知名专家学者、科普科幻作家、优秀青少年创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在会上发言,并有“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部分专家受聘仪式”“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颁发证书仪式”、青少年科普科幻创作主题沙龙与对谈、科普科幻剧目展演等系列活动,旨在反映青少年科学普及和科幻创作的现状与成果,激发更多青少年的参与热情,并为科学教育领域工作建言献策。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指出,青少年是中国科幻的未来,也是中国的未来。虽然只有少数学生会最终走上科学探索之路,但科学作为人类主要思考方式的一种,对于大多数从事其他职业的学生的成长也大有裨益。科普科幻教育也可以作为通识教育的一种方式进行推广。
“由好奇心引发的对科学的兴趣和想象力,像小树苗一样珍贵而脆弱。”周忠和呼吁大家共同营造鼓励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包容并蓄的文化土壤和环境,呵护青少年的好奇心,为未来打好根基。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也提议教育工作者携手科技工作者,为青少年提供叩响科学殿堂大门的机会,让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