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曼班三队,村民们还沉浸在粮食丰收的喜悦中。
26日,“曼班三队沧海变桑田:引着走 领着学 带着干——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蹲点西双版纳拉祜山寨采访纪实系列报道”采访团走进村寨,随意走到一户人家的门口探头望了望,就有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男子热情地招呼进家“坐一坐”。并自我介绍他名叫扎培,今年22岁,是曼班三队的村民小组长。招呼客人坐到火塘边闲聊的时间,他的手机信息铃声不间断的一直在响。
“我穿的衣服都在网上买,便宜还好看。”接受采访时,这名男子告诉记者,他身上穿的这套深蓝色的竖条纹短袖套装,就是刚从网上购买的。现在他们网购的东西一般5至6天能收到,会有快递公司送到村委会,骑摩托下去拿大约要20分钟。
看着眼前的一切,很难想象10多年前的曼班三队,还是一个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使用着古老的以物易物方式交易的村寨。
刀耕火种的记忆
“以前爸爸会去挖一些野菜、芭蕉花或者抓些螃蟹、小河鱼,到其它村寨去换米、盐巴和辣椒。”扎培说,那个时候一天吃一顿饭都有点困难,他们住在茅草屋顶的杈杈房内,生活来源靠广种薄收的谷子、政府救济粮和上山打猎、摘野果,还习惯物物交换。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09年第二次搬迁时,寨子才修通道路、接通水电、联通外界。
采访中,扎培的父亲干农活回家,佝偻着背,黑白相间的稀疏长胡子,见到家里有其他人,面部的表情没有发生变化。进家后,把背着的拉祜族彩色布包挂在墙上,包带上还拴着一把大镰刀。他就地靠坐在了木板墙边,把鞋袜都脱了,开始拧干因蹚过田地旁小河而打湿的袜子。
“他和谁都不爱说话,跟我也一样。” 扎培说,父亲有60多岁,经历外界文明的时间仅占他生命的十分之一,他的神情和扎培形成了极大的对比。未搬迁前的日子留在他身上的印记太浓,看着他突然就想象到扎培说的那些故事,原始、贫困并且孤僻。
脚步与精神的出山
扎培仿佛是这场史无前例的精准脱贫中最会抓住机会的幸运儿,他从中找到了完美的切入口,逐步实现了从脚步的走出去到精神的走出去。修路与盖房,都成为他成长的重要节点。
“七八岁的时候,工作队的人进来修路,才第一次见到车。很大的车,我看到就躲起来了,那像是会追着我的怪房子。”扎培说。
“路快修好的时候,妈妈坐着修路包工头的车下了山,在景洪找到了一份给包工头煮饭的工作。”几个月后,扎培的母亲娜提回村带着小扎培去景洪玩。那是他第一次出村,印象最深的是跨河的老桥和儿童玩具。“什么都没见过,有点开心,但是更害怕。后来见的多了,就不怕了。”
因为年纪小,而且出村早,扎培比同村人更早的接触和适应外界。
2016年,曼班三队成为“直过民族”脱贫试点,在搬迁时新建的新房旁,加盖了厨房和厕所,完善了进村道路硬化与网络建设。
施工队进村的时候,因为积极又干练的形象,他被建筑单位的老板看中,选去为建筑队打工。在这期间,学会了拌水泥和砌砖,他的工作成果有村里的挡墙、进村马路边的挡桩和马路边的排水沟。“砌墙是盖房子最基本的手艺,我还想多学点,以后自己盖。”扎培说。
他的工钱是每天120元,工作了25天,刚好拿到了3000元。“第一次有那么多的收入。”说到第一次赚到钱的感受,他说:“做人要开心,但是不能懒。懒就什么都没有了。”
今年在农活不忙的时候,扎培带着村里的3个年轻人到勐海的工地打工。最后其他人都因为怕苦,没坚持不下来。扎培说:“工地里的工资,每个小工都不一样,干活多的拿钱就多。我一天有130块,他们只有100块。”因为村里事情忙,打了半个月工的扎培带着剩下的1200元工资回了村。“打算明年去学开车,等攒点钱也想买个汽车开着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