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既要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又要对黑恶势力“打财断血”,从经济上彻底摧毁黑恶势力再犯罪的物质基础。针对涉黑涉恶案件财产体量大、种类杂、认定难等司法难题,修武县法院高位推进、高压震慑,创新多项“断血”机制,扎实做好涉案财产处置工作,以执行实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不断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胜利。
桑某生等人涉黑案二审裁定生效后,修武县法院立即制定了《桑某生等人涉黑案件财产执行方案》,实现立审执无缝对接。10月20日,该案随案移交的物品全部没收移送至修武县财政部门,共执行到位6.2亿元,该案也是该院有史以来受理的涉案财产最多最大的一起案件。
无缝衔接 让“黑财”浮出水面
“黑恶势力的坐大成势离不开其对不法财产的累积,要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必须从源头上摧毁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该院主管副院长白拴柱表示。
为了确保桑某生的涉案财产能查尽查、能扣尽扣、能冻尽冻,该院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财产处置若干问题的意见》,督促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严格按照规定制作刑事涉案财物清单并及时随案移送涉案财产,并以庭审实质化要求倒逼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加大对涉案财产的审查力度,为涉案财产的处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桑某生涉黑案随案移送的现金及银行存款941万元,不动产16处,保险326万元,机动车3辆。
“以前在办理案件中,出现过涉案财产的来源、性质、用途、权属以及价值不明确的问题,导致不能有效地‘打财断血’。”白拴柱说,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法院要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将涉案财产、财产清单以及处置意见,全部随案移送,确保做到情况明、底数清,确保涉案财产查得清、控得住、能处置。
在处理刑事涉财案件时,该院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以及上级法院关于刑事涉财的相关规定,完善和规范刑事案件涉财部分的财产保全,实现立案、审判、执行无缝对接。
在立案时,严格审查卷宗,着重审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关于涉案财物的查封、扣押、冻结是否到位,是否随案移送相关财物,无法移送的是否附有清单并说明缘由,材料不全的及时要求公诉机关补充移送,为审判环节的财产刑判决打好基础。在审理环节,做好庭前阅卷和审查工作,发现可能判处被告人财产刑、退赔的,及时与刑事涉财执行团队沟通,对被告人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充分运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对涉案财产进行保全,避免被告人隐藏、转移财产,确保全面收集证据,切实做到应扣尽扣,为刑事裁判的执行提供强有力保障。在执行阶段,加强审执沟通,建立审判执行双向沟通反馈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案件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财产执行工作稳妥推进。
规范处置 让“黑财”无处可逃
针对涉案财产复杂,特别是涉黑恶势力犯罪、贪污受贿职务类犯罪、非法集资类犯罪以及案外人对财产提出异议的案件,该院专门设置了独立的庭审调查程序,收到了明显效果。
庭审专门调查财产权属状况,要求涉案财产的利害关系人出庭,人数较多的,可以推举代表出庭。准确查明涉案财产来源、性质、用途、权属以及价值,核查是否属于违法所得或者应当追缴的其他财物。严格遵循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根据被告人的地位、作用、罪责、违法所得数额等情况,精准判处财产刑,既防止漏判轻判,也避免空判,让裁判内容涉财部分更加明确具体。判处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明确追缴或者退赔的金额以及财物的名称、数量等相关情况。涉案财物或者被害人人数较多,不宜在判决书中详细列明的,概括说明并另附清单,切实为执行工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