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鲁:以生命践行忠诚担当

2020-11-09 10:04:30 作者: 关鲁:以生命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9日讯 “作为纪检监察战线的一员,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们必须冲锋在前。”关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关鲁2020年6月11日在赴广东省东莞市办案中,不幸因公牺牲。关鲁生前任齐河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从2003年调入齐河县纪委起,宣传、行政、调研、信访、审查调查……17年来,他几乎干遍了所在纪检监察机关所有岗位。无论身处哪里,他都全身心投入,与自己死磕,干就干到最好。

直到现在,当人们路过齐河县纪委监委大楼时,还是忍不住往里看一看。他的办公桌上一如往昔,还摆放着他的工作笔记,最近的一次记录是6月4日齐河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纪要,字体方方正正、苍劲有力。他们多想那个面带笑容、风风火火的关鲁从没离开。

关鲁曾用名李军,李是母姓。幼时家境贫寒,就读的潘店乡中学距离家很远,没有宿舍他便借宿在农户家闲置的房子里,破门旧窗,漏风透气,玉米秸铺地,放上棉被就是床。北风呼啸时,塑料布在窗户上呼呼作响,寒气逼人。为节省时间,多读点书,他每次回家都带上六天半的干粮,干粮挂在房梁下,常被老鼠偷吃。每天的干粮是有数的,老鼠啃过的地方,他就用刀子挖掉,开水泡馍,就着咸菜下咽。即便是这样,他还常从口里省下来干粮,接济那些比自己还困难的同学。

1990年,关鲁的父亲病逝,16岁的关鲁成了家中唯一的男子汉。家庭的变故,导致关鲁考学落榜,为激励自己从头再来笨鸟先飞,复读时,他为自己改名关鲁。他说,鲁字有迟钝、愚笨之意,我天生愚笨,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才可能赶上人家。

幼时的经历,成就了关鲁勇敢刚毅、勇于担当的性格。很多同事都在暗地里称呼他“关铁人”“拼命三郎”,只要有任务,无论多么疲劳,关鲁都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奔波现场。

“关鲁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齐河县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马加振与关鲁一同出差到牡丹江执行任务时,案情紧急,在确定了牡丹江和长治的行贿嫌疑人后,关鲁带队立即赶到哈尔滨。走出机场,又马不停蹄地租车自驾赶往300公里以外的牡丹江。因为一直在赶路,午饭都没来得及吃,直到下午三点多,才在路边的小摊上凑合了一碗面条。

在天黑之前,他们赶到了牡丹江,连夜摸排了3个乡镇的工厂,最终在牡丹江开发区的一家工厂里锁定了目标。只是因为位置偏僻,又人生地不熟,考虑到安全问题,关鲁决定必须连夜开车返回哈尔滨。一路上,为了让其他人多休息,关鲁开车时间最长,到达市区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直到这时,才吃上两天来的第二顿饭。为了节省经费,关鲁选择了晚班飞机。马加振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关鲁说的话,“年轻人啊,也要学会过日子,要学会精打细算”。

  说完没一会,关鲁就倚着墙,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这是马加振调到齐河县纪委监委后第一次出差执行任务,关鲁以身作则,让他更加了解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度。“关鲁走了,这才发现他的价值和意义。这才懂得什么叫英雄、什么叫前辈,什么叫模范、什么叫身边的榜样。”

关鲁时刻秉承着他的座右铭:“正人先正己。”他说,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自己要干净,决不能新鞋溅泥、白袍点墨。”齐河县监委成立以来,他主管审查调查工作,先后主导和参与查办违纪违法案件80余起,党纪政务处分70余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

关鲁的“朋友圈”很小。平时来往的,只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即便仅有的几次和同学吃饭,他也总会利用这短暂的时间,给大家讲讲党的纪律,嘱咐大家一定要遵纪守法。

2018年夏天,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给关鲁打来电话:“鲁哥,咱们一起吃顿饭吧,顺便聊聊刘某的情况,他是我姐夫。”彼时,关鲁正调查一起涉嫌挪用公款、侵占集体房屋的案件,老同学口中的刘某,正是涉案人员之一。

“刘某的案件还在调查中,具体情况不便透露。这次聚会我就不参加了,请你谅解。”关鲁果断拒绝了老同学的请求。从此,他也消失在这位老同学的交际圈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