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看得见的“变” 给进博会溢出效应“加注”

2020-11-10 08:00:29 作者: 三个看得见的

第三届进博会今天将落幕。这是展期的结束,更是溢出效应的开始,进博会上的展品将源源不断落地成为我们“进口生活”中可触达的商品。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展品变商品 国际贸易长路变“超短链接”

首届进博会上的花漾星球、清妍等品牌的展品,成了第二年中国日化市场线上线下的“爆款”商品;参展前两届进博会的蓝多霸品牌,成了今年中国消杀市场的香饽饽……跨国企业联合利华发现,短短三年间,公司已成功将10多个参展品牌引入中国市场,进博会这个世界级平台有着把展品变商品、本地化落地变爆品的“超短链接”。

蓝多霸是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英国消杀品牌,畅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连续两年参展进博会之后,其在中国市场也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展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落地变成商品,销量大增。

今年年初,受全球疫情影响,国内客商开始频频咨询这款进口商品是否有货。京东消费品采购负责人翻出去年拍的展品照片,按图索骥,“我们平台的数据预测,今年进口商品尤其是消杀防疫商品的增长趋势明显,能不能增加采购额度,加快进口速度?”

中国强劲增长的内需市场,让联合利华敏锐捕捉到品牌商机——当一款进口商品的规模足够大了,就有本土化生产的可能。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公司位于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心启动本土化研发,“根据前两届会上客商反馈的一手资料,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者更喜欢泡沫型、喷雾型产品,因此,除了把原有的啫喱产品本土化之外,我们还专门研发出泡沫喷雾、洁厕卫生湿巾两款产品”。

商品还未落地,客户就闻讯而来。上海奉发是联合利华在华东区的一个经销商,公司负责人何淼镯向记者透了个底,原来,他们早已相中了联合利华展台上的展品,一直“长线跟踪”寻求合作。今年8月,蓝多霸系列产品在中国上市,上海奉发也成功抢得先机。曾锡文表示:“蓝多霸从展品变商品,一路都按下‘加速键’,预计年内品牌就能完成线下数千家中大型商超的铺货。”

这一次,记者特意来到展台,看到了蓝多霸的“全家福”,前来咨询的客商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海关支持202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便利措施》,这些展品在展期结束后不必“原路返回”,将进入保税区,按照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商品模式销售,实现展品变商品的转变。

曾锡文带来了最新进展:在中国研发生产的泡沫喷雾一面世,就让公司总部及其他市场“眼前一亮”,希望把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全球。从展品到商品,从本土化再到全球化,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不仅仅是成为一个平台、一扇窗口、一座桥梁,助力跨国企业把产品从全球引入中国,更将中国的创新研发反哺到世界市场,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一个生动写照。

得益于进博会的“聚宝盆”效应,展商和客商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交易,将“长路”缩短成为“超短链接”。不少参展商都表示,他们愿意押宝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带来的“正面效应”,把最好的展品带到进博会;采购商则说,归功于平台效应,他们能一站式接触到众多海外商家,成本低效率高。

展商变投资商 “老朋友”在中国扎根水到渠成

第三届进博会展区开放第三日,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的明星企业、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约,将在新片区建立新的法律实体,投资总额达2亿元。这是进博会展商变投资商的又一案例,体现了进博会越来越明显的溢出效应。

诺和诺德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了,从首届开始已三度参展,每年都会带来糖尿病前沿创新产品和慢病管理解决方案。第二届进博会上,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实现实物的“中国首秀”,1个月后即在中国上市。今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国内目前唯一具有降低心血管风险适应症的降糖药物——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心血管适应症上市申请。本届进博会上,诺和诺德宣布将加码中国投资、升级全产业链布局、加速创新药物引进,继续植根中国,服务中国以及全球患者。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