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华:创业28年,一墙见证浦东发展

2020-11-11 13:17:06 作者: 梁明华:创业

他们是一群山东人,各种机缘让他们与浦东相遇,于是,便有了他们与浦东的美丽故事。30年来,这座城市以其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助推他们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梦想;他们的艰辛探索和默默奉献也助推成就了这座城市的传奇。时值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海报新闻上海新闻中心推出“30位在沪山东人看浦东开发开放30年”系列访谈,通过山东人的独特视角展现浦东30年的非凡成就,通过30位在沪山东人平凡而生动的故事展示鲁沪之间说不尽道不完的密切联系。

这些在沪山东人拥有不同经历,来自不同行业。当他们回首与浦东的各种过往,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请看他们的故事。

梁明华:上海东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协会委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上海站站长、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协委员、上海市普陀区人大代表、上海市建筑装饰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建筑幕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山东商会监事长,曾设计施工了千余项工程,所参与的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大楼装饰工程、上海科技馆幕墙工程、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幕墙工程、上海F1赛车车场幕墙工程均获得国家最高奖“鲁班奖”。

扎根上海,源于父亲的一句话

梁明华:我是上世纪70年代从山东聊城来到上海同济大学读书的。大学毕业后我先回老家工作了一段时间,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年轻人选择就业,往往第一考虑的是“能不能和家人团圆”,加上当时我已结婚有了孩子,所以对“在哪里工作、选择哪种方式有助发展事业”并没有过多考虑。但父亲的一句话让我重新回到上海,他说:“上海未来发展不可限量,是多少人想去都去不了的好地方,你怎么能回来?!”

去浦东创业,激情背后的迷茫

梁明华:在家乡短暂地工作了几个月后,我又回到了同济大学。一直到1992年,那时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很多人都在关注,我们这些搞建设工程的也不禁有些心痒,便萌生了去浦东创业的念头。但当时心里并没底,一方面觉得这可能是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心里也一直犯嘀咕,“浦东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创业如果不成功怎么办?”但最终还是在浦东塘桥注册了一家装修公司,这在当时也是浦东为数不多的几家装修公司之一。

由于心里没底,在公司筹资时,我的几个股东都打起了退堂鼓。原定300万元的注册资金,最终由我个人扛了80%。老实说,这在当时是笔巨资,但创业迫在眉睫,我还是看好浦东的发展,最后总算凑齐了钱。

有了资金,接着就是找注册地。90年代初的浦东可不像现在这般繁华。我记得刚从浦西过来,眼睛里看出去的几乎都是农田,连地理方位都摸不清,就更谈不上选择哪个地段注册公司了。于是我们走进浦东大道141号一一浦东新区管委会所在地。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的赵启正接待了我们,针对我们的需求给我们出主意。还有其他一些政府官员也给了许多意见,最终我们决定在浦东塘桥进行注册,并为公司起名“东江”。东江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古名,传说是由春申君带着百姓疏浚治理而成,由于江水终年不冻,所以两岸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之所以以“东江”命名就是希望我们的公司将来能够以质取信,回报社会。

到今天,“东江”在浦东已经走过了28年。回首这28年,我们从当年一个单纯的装潢公司,已成长为一家以建筑设计装饰、建筑幕墙门窗、建筑园林、建筑科技研究等为核心的综合性集团公司,这其中除了有我们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我认为还是得益于浦东这30年来的巨大发展,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

玻璃幕墙做装修,90年代初还是“新玩艺”

梁明华:我们公司成立不久,就接到了一个大项目——为上海新凯福大酒店实施幕墙装饰工程,也就是为酒店铺设玻璃幕墙。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玻璃幕墙几乎已经是摩天大楼的标配,但在90年代初,这一技术还是一项仅由少数境外公司掌握的“新玩艺”,国内很多人并不接受,认为这种幕墙非常危险。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让我们感到很棘手,那就是在我国,玻璃幕墙的相关技术标准一直到1996年后才陆续出台。想要圆满完成这一项目,除了硬着头皮跟技术难题作斗争,还要有莫大的勇气。为了突破技术难关,我首先拜访了海伦大厦的董事长,海伦大厦是南京路上第一栋玻璃幕墙大楼,后来又向华东设计院、同济建筑院聘请专家来指导设计,还找来国外的相关资料,请人翻译后,结合酒店的建筑特点,从装饰材料到技术、从施工组织到工期保障逐一进行可行性研究,最终在这一行业闯出了名堂。之后我们又承接了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上海浦东软件科技园等浦东重大工程部分项目的施工建设。1996年,我受邀参与了国内第一部幕墙规范《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应用手册》的编写。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