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离世家属销号不该是难题

2020-11-13 14:01:49 作者: 亲人离世家属

近日,在郑州巩义,一位已离世老人的女儿去移动营业厅,要为已故父亲的手机进行销号业务时,却被告知要出示“证明自己是唯一继承人”的材料,引发网络热议。有人认为,这又是一起证明“我爸是我爸”的奇葩事件。

乍看这条新闻,不禁让人想起去年一条“过户逝者手机号被要求双方到场”的报道。南京市民黄先生在哥哥去世后,持死亡证明前往某移动营业厅办理过户,结果遭到拒绝。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让人意识到注销、过户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特别是看到“要求出具证明”“要求双方到场”之后,人们会想当然以为营业厅又在扯皮推诿,推卸自身责任。但其实,营业厅要求背后,戳中了很多人的关切,即亲人离世后该拿手机号怎么办。

在公证业务中,继承公证比较复杂。通过对一系列证据和事实的认定,确定继承人的资格,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遗漏,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扯皮。注销和过户手机号之所以成为难题,正是因为跟继承产生了关系。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的手机号不只有通话功能,而且绑定着支付宝、微信、银行APP等各种虚拟财产,如果只凭着一份死亡证明就办理各种业务,很有可能会造成冒领诈骗、财产丢失,甚至出现子女争夺遗产等纠纷。因此,对注销、过户严之又严,是切实考虑到了手机号和继承之间的关系,自有一定道理。

但公众之所以反感,在于某项证明往往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个整体现象。一方面,营业厅对主动注销的条件设置苛刻,但对被动注销(长期不使用自动销号)就很少考虑财产保护事宜,颇给人以“双标”之感。另一方面,很多人闻“证”色变,是因为按章办事的背后,很可能是漫长的证明之路。不久前,国务院督查组披露了一个案例,为了证明自己是“唯一继承人”,广东惠州陈先生在公证处、派出所、居委会之间来回跑了7个多月,依然没能证明“我爸是我爸”。在此事中,也难保当事人没有这样的担忧。

虽然继承公证是必要的,但从消费者反应来看,有关方面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最起码,营业厅不要着急“踢皮球”,不要冷冰冰回应、机械式解答,消费者未尝不能理解。如果营业厅意识到这是一类普遍问题,还可以和公证机构实现联动协作甚至联合办公,大力推行“绿色继承”,争取消费者“一来就会”“一次就成”。当然,这也暴露了虚拟财产保护的问题,一个人到底有没有被遗忘的权利?他在互联网上所留下的财产应该如何保护?有关方面应该进一步探索,打破“信息壁垒”,充分保障好当事人合法权益。

目前来看,所涉营业厅及相关人员都在反复强调要求证明的合理性,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与其习惯性指责消费者,不如躬身自省,看看自己有没有可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