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微信上求转账?当心,别受骗!长沙警方破案了

2020-11-19 17:16:57 作者: “领导”微信

记者了解到,为胡某幸提供微信号的卖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吴某、梁某坤(男、22岁、广西省南宁市人)、徐某鹏(男、28岁、海南省屯昌县人)等人为主的收购贩卖微信号犯罪嫌疑人,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低价收购微信号,再以高价将收购的微信号卖给他人赚取差价。第二类则是以彭某(男,25岁,江西省上栗县人)、张某鸣(男,25岁,河南省原阳县人)等人为首的多个盗号团伙。“这些盗号团伙先以赠送游戏皮肤、装备的名义将游戏玩家吸引至微信和QQ聊天群内,再以赠送皮肤装备需要登录对方微信号为由,骗取受害人微信账号和密码,然后登录受害人微信,立即删除受害人微信上的联系人和绑定的银行卡,并修改微信登录密码,随后将盗取的微信号交给技术团队进行解绑和保号处理。”办案民警介绍。

提醒:防骗同时,也要小心成“帮凶”

发布会通报,今年来,该“黑灰产”犯罪团伙总计盗销微信账号6000余个,非法获利数百万元。初查涉及案件30余起,涉案金额超千万元。胡某幸、吴某、胡某等60人分别因涉嫌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多项罪名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下一步,公安部门还将集中惩戒一大批“两卡”违法失信单位和人员,综合利用刑事、行政、民事、惩戒等强硬措施,全链条摧毁“两卡”黑灰产业链。

诈骗犯罪分子将收购的微信号精心包装成“领导”“公检法办案人员”“企业老板”形象,受害者一时放松警惕,很容易因疏忽大意而上当受骗。还有的诈骗犯罪分子则冒充“美女”进行“微信站街”,通过交友、婚恋网站等结识受害者,吸引其“投资理财”诈骗钱财。警方提醒,市民一定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当心落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担心微信被封号,会提前从‘兼职群’中寻找一些学生‘帮忙’保号。他们提前添加微信好友,一旦微信号因投诉被封,则可通过好友验证解封,继续实施诈骗。”赵照介绍。犯罪嫌疑人王某就是提供“保号”服务,每个涉案微信号每个月收取40元“租金”牟利,而不少大学生因为法律意识淡薄,竟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

警方提醒,出租、出售、出借微信号、QQ号、支付宝号等社交账户、非银支付账户的行为涉嫌犯罪,这种现象在学生群体相对出现较多。公安部门郑重告诫相关人员切勿以身试法,出租、出售、出借自己的网络社交账户、支付账号;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严加防范,保护好个人隐私,尽量不受骗、不受损失。在防骗同时,市民也要提高甄别能力,不要触碰法律底线,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和“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