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7月剪出23米神路图!丽师这个“剪刀手”要展现最美丽江

2020-11-21 19:19:29 作者: 耗时7月剪出

也正是凭借着精湛的剪纸技艺,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作品,2017年,严以智被永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我想有一天,我也能办一场个人作品展,出一本自己的剪纸作品集,让更多人了解丽江,了解丽江剪纸。”严以智有这个想法,也在默默准备着。他将创作的剪纸,一张张拍成照片,修订成册,以待将来有合适的机会出版或展示给更多人看。

退休这几年,除了创作,严以智经常被特聘去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丽江特殊教育学校、古城区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的孩子,教授剪纸和服装设计课。

学校、家里两头跑,严以智笑着说自己比没退休前还忙啦。累不累?或许会累,但当他将一张剪纸高高举起,对着天空笑着说“你看多美,我不能让它失传”的那一刻,心灵的满足,早已将严以智身心的倦,抛到了九霄云外。

是啊,人生,能专注于做一件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记者手记:“严以智”之后,人安在?

年过古稀的老人,面对剪纸时,仍能保持一份童真、一份痴迷、一份热爱。回过头来,看我们年轻人,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却逐渐迷失了自我。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徒弟。”严以智苦笑着说。其实,他曾经有过弟子。曾有学生,看到他的作品后,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拜师学艺。但仅仅1个月后,就悄然离去。

剪纸艺术需要耐心、精巧、全局思维……而这些,与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形式很不相符。随着时间蹉跎,岁月流逝,最开始的那份新鲜劲过去了,没有真正喜欢上剪纸,反而变成了牢笼,让学者索然无味。

如何让这门民间技艺传承下去,现在成为了严老师面临的问题。年过古稀的他说:“我不想看着丽江剪纸曾在自己手中发光,又最终在自己手中黯淡。”

沧海桑田,万物变迁,每个事物都会经历欣荣。

掩卷深思,不免让人感伤。时光的洪流,一直侵袭着传统的民间手工艺。那些曾经流行的熟悉的东西,离我们的生活似乎越来越远。生活的步伐如此之快,我们每天都为了生存疲于奔波,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那些民间手工艺,不觉间它们就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地湮没了。

还好,如今,还有像严以智这样的传承人。但是“严以智”之后,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当下,如何拯救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传承那些独特美丽的绝活儿,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留住,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