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缺失是比经济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拔掉“穷根”,巴什罕乡邹杖子村的驻村干部舒静伟入村伊始便创办了“留守儿童爱心英语培训班”,并用三年时间坚守在这平凡小山村的讲台上,像春泥融入泥土,培养着山村的花朵,用实际行动为这里带来改变。
冬日的乡村虽然寒冷,但却不能阻挡孩子们学习的脚步。这里聚集着来自本村及周边十余个山村的孩子,每到周末,教师亲切磁性的教书声,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便在教室里回荡。
这位身着粉色衣服的小女孩儿叫张雨迦,这已经是她在爱心英语培训班学习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无论冬日严寒还是夏日酷暑,她从来没有间断过。跟班级里其他家庭贫困的留守孩子一样,她非常珍惜这个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高质量爱心培训班的学习机会,她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这个爱心培训班的创办人叫舒静伟—— 一位来自辽宁科技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师,2018年3月被派驻到巴什乡邹杖子村担任驻村干部,上任伊始,他就创办了这个爱心英语培训班。
由于孩子们平日在学校上课,为了给孩子们腾出合理的课外培训时间,舒静伟便牺牲了自己周末的休息时间,一年365天里,有330天都守在这个小山村,一坚持就是三年。他说,他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为了帮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堂课舒老师都要融入国学知识的讲解,用优秀传统文化去感染学生。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舒老师结合孩子们的自身实际情况,为培训班孩子量身定制地编写了专属的英语教材。
冬日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课间,孩子们像小鸟般飞出教室,与老师一起游戏。张雨迦说,课间时,老师像朋友,回到课上,又非常严格,每次来学习,必须通过课前作业检查才能进入教室,课后口语测试必须合格才能回家,加上课上老师2个小时的授课,每次课下来至少需要三个小时。
舒老师的教育初心,映照着一名扶贫干部特有的风采,也让他的课堂绽放着独有的魅力。如今,孩子们的成绩进步都很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名列前茅。为鼓励支持贫困孩子完成学业,舒老师和爱心人士共同资助了其中6名孩子,直到孩子们完成大学学业。
“真扶贫不辱使命,献爱心桃李芬芳”,这是全体学生家长向这位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的好干部献上的锦旗,也是舒老师三年来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
记者:王 珺 石万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