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警方破获一起“网络问诊”跨省电信诈骗案

2020-11-26 03:59:29 作者: 民权警方破获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民权警方制订了周密的抓捕方案,决定派出小分队将主要犯罪嫌疑人先行抓捕到位,然后再全面展开收网行动。

7月12日上午,主要犯罪嫌疑人何某某、鲁某某、吴某某在合肥被民警秘密抓获。紧接着,抓捕民警在北京、南京及合肥的多个地点同时展开行动。公司各部门负责人、销售人员及其他涉案人员等300多人被控制或抓捕对象纷纷落网。

经过甄别,涉嫌诈骗犯罪的190名犯罪嫌疑人被安全带回民权县。

经查,这起电信诈骗案的涉案资金数亿元,受害人多达10余万人。然而,犯罪嫌疑人何某某却坚称自己的公司是正当合法经营。

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是很多商家必不可少的经营方式,犯罪嫌疑人何某某也是利用网络微信做销售,经营的食品、保健品近二百种,可谓是琳琅满目。警方的调查结果与何某某的说法大相径庭,何某某的公司涉嫌假冒身份,编造话术,采取欺诈手段销售产品牟取暴利,且造成部分疾病患者健康受损,已经涉嫌犯罪。

涉案员工回忆:每种类型顾客都有应对方法,最终目的是销售产品

乔助理在大学里考取了护士证。2019年2月,她通过应聘进入元×堂公司做导医。进入公司不久,乔某发现,中医馆生意冷清,销售平台却非常火爆,于是,她成了元×堂里唯一一名持有护士证的销售人员。

和刚入职的乔某不同,杜某是在××购公司工作了三年的老员工,因为销售业绩突出,他成了公司的销售组长。

作为销售人员的乔某和杜某证实,公司销售有“话术”,话术培训是所有新入职的员工必须经历的过程。公司培训内容除了一些相关疾病的专业知识外,更多的是销售方法。话术把常见顾客分成四大类型:猫头鹰型、孔雀型、鸽子型和老鹰型,对每种类型顾客都有应对的方法,最终要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除了死记硬背,培训老师还会模拟患者的身份和员工对练,直到员工熟练掌握话术内容才能正式上岗。

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证,何某某公司销售的产品大部分是保健品和普通食品,相当一部分是来路不明的三无产品,而这些包装花哨的产品根本不能代替药品预防治疗疾病。

抓捕行动中,许多销售人员正在与患者聊天,还没有来得及关掉手机和电脑就被控制了。从聊天内容看出,销售人员只需要查看患者提出的问题,然后从话术题库中复制粘贴答案回复就行了,一名销售人员可以同时和多名患者对话。即便很多患者对网上的信息半信半疑,这些销售人员也有足够的招数让患者买单。

侦查员发现,这几家公司销售的产品成本很低,一个疗程售价却动辄上千元,公司赚取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有的患者无法接受如此高昂的价格,公司话术中也有应对办法。

贠某某是西安市的一名乡镇医生,有医师资格证,公司对他可谓是待遇优厚。为了获得患者信任,元×堂销售人员会把一楼中医馆的照片和视频发给患者看,在诊断中,他们煞有介事地让患者把自己的舌苔拍摄用微信发过来,贠某某和销售人员竟然就凭借这些照片给患者开方下药。

元×堂的中药只分为1234号,不可能做到一人一方,这种不负责任的诊治方法让贠某某感到心惊肉跳,他担心将来一定会出问题。

表面上红红火火的公司,会举办各种活动鼓动员工积极营销,然而,依然挡不住许多知情员工离职。乔某想退出,却被公司扣押了护士证。贠某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再干一个月就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他甚至已经买好了回老家的火车票。

网络微信营销商品本来是一种合法的市场行为,商家在销售过程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似乎也无可厚非,然而,何某某旗下4家公司的营销行为却出了格,触犯了刑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