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性死亡”成为网络热搜

2020-11-27 10:04:08 作者: 当“社会性死

总而言之,以泄私愤为目的,发布不实信息,让他人陷于“社会性死亡”的处境,本质上是以追求正义为幌子,裹挟社会情绪,侵犯他人人格权的行为。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比纯粹的美好或丑陋 真实的“社死”更吸引我

邓安庆

有一次早上我坐电梯,碰到了部门的女同事,只见她眼角泛红,感觉像是被什么打了似的,便忍不住问了一声:“你眼睛怎么了?”她看我,欲言又止,面露尴尬。我再细看了一下,那泛红的地方原来是化了妆的,还泛着细细的亮光,我也一下子尴尬了。最后,同事耐心地跟我说:“这是樱花妆啦!”

还有一次,我在公司的大会上讲解PPT,讲得手舞足蹈,唾沫横飞,本来以为效果会很好,散会后同事悄悄跟我说:“你裤子拉链没拉。”我紧张地问:“大家是不是都看到了……”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曾经如此出糗过,当时反应都是“想找一个地缝钻进去”。现在网络上流行一个词:“社会性死亡”,很多时候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在经典的文学作品里,“社会性死亡”可不少见。比如鲁迅在散文诗集《野草》里,有一篇叫《立论》,文中有一段如此写道:“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这个挨打的人,如此耿直,又如此让人尴尬,大家不打他一顿都说不过去。

站在我们写作者的角度看,人的“社会性死亡”时刻是耐人寻味的,它比纯粹的美好时刻或丑陋时刻更吸引我。当个人在社交场遭受挫折、误解或打击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复杂。我认为,复杂性是小说很重要的特质。人在这么复杂的社会,要想一直保持“正常”和“体面”太难了。写作者要想笔下的人物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就必须让他真实的内心世界袒露才行。

在每天的正常生活中,因为大家都戴着面罩,都在扮演着社会赋予各自的角色,有各种道德、法律和纪律的约束,你发现每个人的生活都差不多,上课学习,上班工作,都是平淡乏味的。你不可能一下子对一个陌生人有知根知底的了解。因为大家太正常了。

可是,写作者就是要发现在正常的地壳下面,人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很多时候,你发现一个很熟悉的人,突然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社会性死亡”就是一个偷窥的缝隙。在尴尬窘迫的时刻,他在想什么,他会怎么做,别人会怎么反应,而他如何应对……这是“失衡”的刹那,从失衡到平衡,其间有多少微妙的心态发生,这便是写作者饶有兴趣去挖掘的地方。

“社会性死亡”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甚至是多方面的。比如,前文提到我的出糗时刻,我自己尴尬,对方也尴尬。再举个例子,比如A正在办公室对B吐槽C,恰好C进来了,B发现了,暗示A不要说下去,但A毫不知情,依旧兴致勃勃地在说,最终等他发现时,C依旧站在他身后。这可谓是经典的“社会性死亡”时刻:A会窘迫,B会难堪,C会惊诧和难过。尤其是C,被人当面骂,自然会是一种伤害,但因为你知道它是“骂”,所以你内心启动了防御机制,也许伤害的力道反而没有那么大。最有力量的伤害,反倒是无意间听到的“坏话”,因为对方并无意去伤害你,他在表达,目的是讲清楚一个事情和观点,而那句话镶嵌其中,他一句带过,对你却像被一刀狠狠地插了进去。你毫无防备地了解对方透露出的真实看法,那看法深深地刺痛了你,其致命之处恰恰在于那是赤裸的真实。

前面说的都是在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是直接面对面的。而到了网络世界,所谓“社会性死亡”的情况就会复杂很多。一件事情会在瞬间传遍网络,一个小的事情,有时候会发酵成网络的狂欢盛事。所谓“社会性”伴随着众多陌生人的参与,带着各自隐秘的欲望和成形的观念,前来围观评判,而当事者往往无力辩驳,毕竟是寡不敌众,甚至还会火上浇油,有人戏称这是对当事者的“公开处刑”。这个时候,就不是一笑了之的事情了,其严重程度会影响到当事者的生活、工作和家庭。身处其中,人该会面临多大的精神压力,无力、绝望、焦灼、愤怒、委屈……种种情绪在心中翻腾,而他面对的是一个鲁迅所说的“无物之阵”。这些都是写作者着力想要去呈现的,“社会性”和“死亡”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