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采取的是塔爆方式。10月14日,原子弹吊装上102米的高塔后,起爆线从塔上一直延伸到控制站,足有23公里,保护这长长的起爆线不出故障,就是陶瑞滨他们工作的重点。他记得:“有的地方岩石坚硬,起爆线埋不到地下去,就用沙土盖着,我们放不下心,就采取责任制,每人签字各负责一段,一天几次巡视,确保起爆线不出故障。”
因为完成了护送中子源的任务,陶瑞滨被人表扬:“上海来的小伙子不怕放射性嘛!”他回:“考虑危险和放射性,这工作就不能干了。”这个代号9502的原件放射性很微弱,但在往后经年累月的工作中,他身上还是留下了很多褪不掉的红色辐射斑点。
221基地旧址的爆轰实验场,1964年6月6日,这里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次1:1全尺寸爆轰模拟冷实验。
1964年10月16日,关键的日子来了。在场的老人回忆,当天15时30分,沙漠中突然闪过强烈的电光,头顶滚过雷声般的巨响。“轰隆”声过后,指挥部的喇叭告诉大家“可以看了”,人群就欢呼着跑上山坡,远处地平线上火球跃起,慢慢地升上高空,不断向外膨胀,变成了拔地而起的蘑菇云。云柱翻腾,人群雀跃,声出云霄。这颗以苏联撕毁协议时间为代号的“596”原子弹爆炸,标志着我国成为了“有核”国家。
可离“核”最近的这些人并没有停歇,“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研制原子弹的同时,氢弹方案早已开始探索。1967年首次氢弹试验,当弹体随降落伞从万米高空下落,在预定高度起爆后,陶瑞滨记得那真是“只有1000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当时,他执行完安全保障任务,正坐在离去的飞机上,那个瞬间,一道强光掠过,窗外成了一片雪白的海洋。
红柳情,朝霞晚霞一样多彩
1987年6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12个部门联合发文宣布221厂退役,上万名职工陆续离开。“国营221厂”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矿区办事处”这两块牌子从办公楼摘下后,在场的职工神情严肃。拍合影时,陈栋标心里有一分难于言表的滋味,这一走,再回来就不知何日了。
陶瑞滨最后一批离开,他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核设施退役处理。为了将蓝天白云还给海北州人民,他们需要掩埋全厂的核废料,使用过的燃料、工作服、甚至连二分厂的墙皮也统统刮下来埋入填埋坑,周边修建排水群,底层和侧面用黏土夯实,足足填了25层。
从“两弹”诞生的地方回到党的诞生地,他们的党组织关系转入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当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被他们带了回来。2005年,他们成立了“两弹一星”党支部,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蘑菇云”党支部。
为了讲好“两弹一星”故事,他们办起了教育基地,自发捐赠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照片、证书和奖章。在街道的支持下,基地从一间14平方米的房间开始,现在已经成为100平方米展览室,老人们细心地排好班,轮流担任讲解,还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新的情景党课,来感染和教育参观者。他们还走进部队、机关、学校、企业做宣讲,听众超过15万余人次。
上钢新村的“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初中毕业被保送到复旦读预科,后来直升化学系深造,我是靠着助学金和老师同学们的帮助才顺利完成学业的,所以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听到党的召唤,我没有犹豫,主动要求去青海工作……”支部书记陈福良讲到自身经历,有青年人问,在那样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是怎么坚守几十年的?
这个问题所有老党员都被问到过,他们总会说出“一生情系两弹,死后魂归草原,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誓言,并表示:青春留在那里,不后悔;晚年奉献社会,更有劲。来参观的学生感叹:“爱国主义其实就是这些活生生的老党员,并没有那么遥远和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