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揭秘:中国造第一颗原子弹有多难?高能炸药竟是用铁锅熬的

2020-11-29 16:37:01 作者: 亲历者揭秘:

“这是存放原子弹最小部件的‘匣’。”

上钢新村街道“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89岁的陶瑞滨指着眼前这个不起眼的木匣子对记者说。

木匣子外方内圆,像个普通的笔筒。谁也想不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中子源曾躺在里面。作为引起裂变反应的“扳机”,中子源虽然只有乒乓球大小,但对原子弹至关重要。

1964年10月15日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前夜,飞机、大炮、坦克等“效应物”早已在罗布泊准备好。一公里外,“扳机”还在送来核心区的路上。茫茫戈壁,漆黑一片,两个手电筒发出微弱光亮,三个年轻人手挽手,搀成人墙,齐声说着“一、二,一、二”,同步前行。他们脚下是滑沙,要保证中子源安然无恙,每一步必须走稳。走在正中、紧紧抱着中子源的人,就是陶瑞滨。

中间玻璃盒内即为陶瑞滨带回来的“匣”

回忆起那晚,陶瑞滨站了起来,弯起双臂,两手捧成碗状,好像还拿着那个怕震、怕水、怕晒的“宝贝”。“夜行戈壁1000米,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陶瑞滨形容起那晚的天气,“乌云密布,不见星月”。

陶瑞滨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原221厂工作33年后,从青海回到了上海,住在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陆续回来的,还有他80余名老同事。在街道,他们成立了一个特别的党支部——“两弹一星”党支部。支部现有28名党员,陶瑞滨年纪最大,在221厂工作最久,最小的一位也已72岁。他们用了近20年,筹建起全国第一个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集了很多当年的老物件,陶瑞滨带回来的“匣”就是镇馆之宝。

金银滩,消失的地名

1964年初,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民警陶瑞滨接到一纸调令,通知他去北京任职,可去什么单位、做什么工作,一概不知。临出发,他才被告知要去的是青海湖北岸一片海拔3210米的草原。就连同事都纳闷,连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的他,怎么会去“那种地方”?在当时人们的印象中,青海是遣送劳改犯的地方。

坐上西行的列车,穿过片片土坡和一路残雪,4月初,高原上野草还是干黄的,远山上银雪闪闪。随着海拔升高,强烈的高原反应袭来,陶瑞滨头晕目眩,嘴唇发干发紫,流起了鼻血,下车后休整了几天才缓过来。

年轻时的陶瑞滨在徐汇分局前的留影

陶瑞滨有几十本笔记,记录了自己从前的工作生活经历,图为他在翻看回沪后重新整理的笔记

从左至右:陈福良、许震贵、陈栋标

在陶瑞滨之后,刚从复旦大学毕业的陈福良、从中科大毕业的陈栋标、从合肥化工学校毕业的许震贵,也分别登上了西行的列车。这些毕业生们都是第一志愿填报的第二机械工业部(后改为核工业部)。“我们就是响应号召,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根本没有犹豫,打起背包就出发了,也不知道具体做什么。”陈栋标回忆。

他们共同的目的地,曾有个美丽的名字——“金银滩”。在王洛宾那首浪漫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中,青海的草原令人神往。可从1958年开始,这首歌就和一部名为《金银滩》的电影一起被禁播,“海晏县”也在地图上神秘地消失了。“金银滩”屡易其名,从 “国营综合机械厂”,先后改为“兰字839部队”“总字819部队”“221厂”。

许震贵印象中,厂区周围山头上的积雪一年四季都不融化,风沙很大,“风吹石头跑,眼睛睁不开”,野草长得比人还高。 陶瑞滨说:“我们住帐篷,吃黑馍,喝河沟里的水,80℃水就烧开了,饭煮不熟,青稞馒头发黏,很难吃,副食是粉丝、土豆和大白菜‘三大样’,穿的是棉猴(长棉大衣)、皮帽和大头鞋‘三大件’,基地有时7月的积雪都有大腿深,年平均气温在零到-3℃,毛衣毛裤不能离身。”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