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工人文化宫拆迁,见证“文化宫时代”落幕|有一种青春,叫大厂文化宫时光

2020-11-29 23:57:16 作者: 轴承工人文化

王鸿的父亲跟电机厂文化宫有着更深刻的渊源,他就是当年负责电机厂文化宫改造的工程师王忠学。他记得,电机厂文化宫最初是日本人设计的,比较小。70年代上千人班组大会根本装不下,于是有了扩建的想法,但在特定历史时期,楼堂管所不允许大建,只能以改造的名义进行。彼时30多岁的王忠学找到50多个上山下乡回来探亲的小青年低调干活,把原本一层的文化宫改造成了两层。改造后,文化宫不仅空间增大了,能演马戏、还有了舞池、配建了高效的防火通道,这些在当时都是比较超前的设计。

王鸿的爱情,则由这座文化宫见证。王鸿与丈夫双方的父母都是电机厂的工人。上世纪80年代,两人经人介绍相识相恋,在那个没有KTV的年代,去文化宫看电影自然成了工厂青年约会的首选场地。由于不同厂子放的电影不一样,除了电机厂文化宫,王鸿与丈夫最常去的还有距离自家不远的轴承文化宫和星光厂文化宫。1990年二人结婚,1992年小叶降生……

在那个烙印着大工业特征的工厂年代,文化宫就这样,串联起很多人的人生,也成就了数不尽的缘分。

电影记忆

谈性色变的年代和故追恐惧的青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春节,如果谁家孩子没去厂里文化宫看电影,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在哈轴家属大院长大的媒体人王承旺回忆,在那个没有3D和IMAX的年代,国营大厂的文化宫承包了几代冰城人关于电影的记忆,携儿带女三五成群地去厂办文化宫看电影是工厂家庭乃至普通市民最普遍的娱乐方式。

“那时普通电影院的票价约2-2.5毛钱,宽银幕电影票价是4毛钱,而国营大厂文化宫的票价比普通电影院便宜了一大截,直接打对折。家里有亲戚在大厂,逢年过节还会给发票。”阿远说,与普通电影院相比,厂办文化宫电影院的放映机制更加灵活,很多在普通影院已经下线很久,但脍炙人口的经典电影还能在厂办文化宫重温。

比如,讲述贫苦妇女被骗卖到南洋当妓女故事的日本电影《望乡》。在哈市一些文化宫重新上映时,影片中没有被完全减掉的情色镜头让彼时谈性色变的冰城观众震撼不已。而在影片结尾处,酩酊大醉的女主人公面向大海喊出要“到哈尔滨去”,让哈尔滨观众全场沸腾,拍椅子、鼓掌、唏嘘声此起彼伏……

王鸿依然记得约40年前,在星光厂文化宫第一次观看恐怖片时的情景。那时革命片多,爱情片很少,恐怖片几乎没有。一天,听说要播香港演员朱虹演的鬼片《画皮》,大家都兴冲冲地去抢票。王鸿没抢到票,特别沮丧。但有同事却担心看完后回家得走夜路,打起了退堂鼓。于是王鸿花高价收了票。但看完电影,望着茫茫的夜色,王鸿却也真的吓得不敢往家走……直到家人到文化宫来找她。

职能转变

被时代变迁刻录的生命历程

时代在改变,冰城厂办文化宫职能也在不断变化。

以轴承文化宫为例,其始建于1958年,建成初期主要功能是开会学习和放映革命电影。一位哈轴集团退休职工回忆,六十年代末期,在“党的九大”召开之际,一台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大型歌剧亮相轴承文化宫,剧中光原创歌曲就有40多首,在全市引起极大反响。彼时的哈尔滨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物质文化生活都相对匮乏,电视仍是奢侈品,文化传播方式并不发达,以轴承文化宫为代表的哈市各大国营大厂的文化宫,是企业乃至所在区域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阵地。

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激活了冰城大众文化娱乐的市场化需求。国营大厂文化宫也成为起满足职工乃至周边地区居民文化娱乐需求的精神乐园。除了可以看各种题材的电影,很多人还喜欢去厂子里的文化宫跳舞、打台球、打乒乓球……曾在轴承文化宫当放映员的于彬说,1993年他到文化宫时,每天放映6场电影。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国企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冰城国营大厂上下求索探寻市场化改革路径。九十年代中后期,哈市一些厂办文化宫陆续由大厂供养向市场化经营的方向探索。文化宫的一些房屋或设施开始对外出租,于是棋牌室、外语培训班、台球厅、歌舞厅、乒乓球馆等文化项目开始在哈市各大厂办文化宫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