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工人文化宫拆迁,见证“文化宫时代”落幕|有一种青春,叫大厂文化宫时光

2020-11-29 23:57:16 作者: 轴承工人文化

“推土机上去的时候,不少现场看的中老人眼眶湿了,”望着承载了诸多人生记忆的轴承文化宫变成残垣断壁,50余岁王鸿感慨“我的青春谢幕了!”

近期,位于香坊红旗大街的轴承文化宫迎来拆迁。依据城市发展规划,这栋62岁高龄建筑被正式拆除。人们恍然回头:在城市快速发展与信息时代洪流中,作为人们曾经精神文化乐园的大厂文化宫,早已消融在时代前行的背景里。

对于哈尔滨这座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国营大厂文化宫是见证冰城传统工业辉煌的文化地标,更是是链接几代冰城人生活、事业、爱情的精神乐园。在那个工厂喧嚣的火红年代中,在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每个“老哈”都或多或少有一段跟大厂文化宫相关的记忆。

时代地标

工业大厂孕育别样文化生活符号

1986夏的一天,20岁的普通电工阿远,怀着激动的心情骑自行车从道外北七道街来到位于红旗大街的轴承厂文化宫领奖,这是一幢像《列宁在十月》中的斯莫尔尼宫一样的建筑。他的小小说《纯洁的童心》获得了哈尔滨日报与轴承厂联合颁发的银珠文学奖。

“那时我每个月的工资才35元,当时一下得了165元的奖金和稿费。不想当电工了,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此后,阿远凭借着那个时代文学青年特有的执着与努力,把自己从一名纺织厂电工写成了一名职业记者、影评人,进而闯荡文坛……30年后,当年一文不名的阿远成了中国作协会员,他写的电视剧拿下了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

对阿远而言,轴承文化宫是见证一个工人命运转折的起点。更多人回望过去的时光,大厂文化宫夹杂在一场电影的幻影中、一次活动的喧嚣中、一次约会的甜蜜中……但无疑,其已融入人们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成为人生经历中绕不开的一个重要坐标。

上世纪五十年代,哈尔滨陆续兴建一批大工厂,汽轮机厂、锅炉厂、电机厂、轴承厂……这些国营大厂大都设有文化宫。公开资料显示,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哈尔滨市共有企业文化宫70余家。从规模、影响力、文化辐射范围等指标上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座:轴承文化宫、电机厂文化宫和汽轮机厂文化宫。提起它们的名字,当时的哈尔滨人几乎无人不知。

这三家文化宫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扎堆改造扩建。今年84岁的王忠学当时是电机厂文化宫改造的工程师。他回忆,由于三家文化宫都在老动力区,距离也不太远,当时三家工程设计人员偶尔聚在一起探讨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改造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扩充物理空间,并增加相关设施,满足群众更进一步的精神与文化生活需要”。王忠学清晰地记得,轴承文化宫的工程师来自清华大学。如今,当年的一起探讨的工程师大都故去,只剩王忠学在世。

事实上,在人们精神生活、业余生活相对有限的时光里,大厂文化宫早已超脱房屋建筑的基本功能,成为公众文化生活、社会互动的重要集散地。

命运交集

一家三代,文化宫串联的人生

作为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厂办社会”曾是一种广泛的存在。一个人从进入工厂的那一刻,生老病死、结婚生子都与单位深度绑定,而人生很多节点则与厂文化宫有着各种联系。

1992年,王鸿的女儿小叶出生在哈电机厂家属大院,上的是电机厂办的电工小学,每当开学或者重大庆典活动,学校就会组织全校师生到电机厂文化宫。“两个同学手拉手排着长长的队列从学校出发,从电工小学走到电机厂文化宫,整齐的校服和长长的队列是街上一道景观。”小叶回忆,五年级时,她在学校的一次庆典上,登上电机厂文化宫的舞台模仿赵本山小品中的“黑土”角色。几乎“一战封神”,成了全校的风云人物。如今,电机厂文化宫早已拆除,原址高楼林立,但小叶每次路过乐园街和幸福路路口时,当年的记忆还是会像潮水般涌来。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