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抄中国作业”,出口额10年翻4倍,它能威胁中国制造吗?

2020-12-15 21:57:58 作者: 靠“抄中国作

从二零一九年开端,苹果就开端在越南进行Airpods的出产测验,立讯精细和歌尔股份在当地的工厂也都参加到了其间,到了本年,这些出产线现已满负荷地跑了起来。

本年第一季度越南就出产了大约300-400万个Airpods,算下来差不多占到一切代工比例的15%,可见越南的代工技能现已算是日趋成熟了。

靠着坚硬的外贸,二零一九年越南的GDP增速达7.02%,进出口总额更是突破了5000亿美元大关,创下了历史纪录。

或许正是借着这股春风,他们决心满满地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国家愿景——在独立100周年(2045年)之际,使越南开展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

不论靠不靠谱,但确实还挺唬人。

04

从外迁企业的视点来看,越南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是清楚明了的。

其间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咱们从前具有过的人口盈利。尽管阅历了多年的战乱耗费,但越南仍然在战后迎来了一波名贵的婴儿潮。

越南现在具有5400多万青壮年劳动力,其间大部分是年青的八零后、九零后。考虑到儒家文化圈公民吃苦耐劳的共同优势,这是越南工业化背面的最大底气。

除此之外,越南在给企业减负方面也做了不少作业。

二零一六年发布了新的减税草案,除了将中小型企业和草创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此前的20%下调至17%,年营业额不超越1000亿越南盾的企业还能够免税;

再比方仿效我国大力开展经济园区、为园区内的企业供给各式各样的方针,除了在进出口税收、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享用减免外,还能够在土地租金、信贷配给等方面享用优惠。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呼风唤雨的互联网公司们也在工业搬运的过程中起了点火上加油的效果。

不同于“粗笨”的工厂和技能企业,故事更悦耳的互联网项目明显更招引出资人的留意。赚快钱的引诱太大了,资金更乐意投进烧钱扩张等独占的“新赛道”上,这种挤出效应是十分明显的。

跟着时刻不断推移,地价涨、人工贵,逼得曹德旺都不得不站出来慨叹:国内劳工本钱过高、制作业税负过重,但比较“神采飞扬”的互联网新贵们,老实业家的声响明显有点式微。

面临更低价的出产本钱和优惠方针,部分工业本钱的挑选也就显而易见了。

05

自从上世纪五六十时代起,工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搬运就成了一种稀松往常的趋势。

尤其是在美国和日本的几波交易对立之后,承接了半导体和轿车等工业的我国台湾和韩国等地力争上游地完成了经济赶超,也培育出了不少像富士康和三星这样的世界巨子。

在世界工业链的重构过程中,总会有人成为那匹锋芒毕露的黑马,从这个视点来看,地处东南亚的越南也面临着相同的机会。

短期来看,替代我国仍是有点难,越南全体的工业配套还比较落后,一些工业的设备及零部件都要从我国进口:比方在二零一八年,他们就从我国进口了814亿公民币的机械设备;尽管电子设备也是越南出口的重要组成,但30%的智能手机零部件,以及70%的制作企业首要零部件仍然依靠我国供给。

比较之下,我国国产品牌在供给链中日益强势的话语权是个优势,换句话说,在低端制作业外流东南亚之前,基建完善、工业链网络健全的咱们仍然保留着把他们留在国内的挑选权。

可是吧,留给咱们的时刻也不会太多了,低端的流出不可逆转,高端制作需求时日,怎样利用好这段时刻在全球交易的零和博弈里获取更多利益?需求好好想想了。

就现在的数据来看,咱们的交易逆差首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最大的大头是我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的中高端电子零部件、集成电路以及各种机械设备;

其次是拉美、澳洲和中东的粮食、石油和铁矿石等自然资源;

紧接着是欧洲的机械、电子和医药产品。

除开拉美的大豆、澳洲的铁矿和中东的石油难做文章之外,剩余两千多亿美元的交易逆差都能够在未来逐渐下降、并尽可能反哺国内的制作业出产。

从这个视点来看,老老实实搞制作业而不是一窝蜂地都把钱弄去搞长租公寓、放贷、卖菜,给咱们带来的报答才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