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八桂风韵 绽放时代芳华

2021-01-01 17:55:34 作者: 舞出八桂风韵

运用新媒体渠道、将舞蹈竞赛作为IP全方位打造是这届竞赛的一大特征。本届竞赛秉承“艺术的盛会、公民的节日”的主旨,在多个新媒体渠道进行了6场直播,播放量达437.7万次。在短视频渠道上线论题,上传视频展现参赛艺人风貌,播放量超80万次。此外,还举行了主题美陈、文创阛阓等配套活动,面向广阔观众敞开“云观赛”通道,并在直播前约请嘉宾推介广西文旅好货,招引了广阔观众的眼球。这些新举措把专业竞赛拓宽到舞蹈界之外,让舞蹈艺术从1500人的剧场飞入千千万万的寻常百姓家,取得了与众不同的杰出作用。

3

艺无止境 负重致远

尽管本届竞赛出现了一批根底很好的苗子,但也暴露出一些艺人技能不精、舞艺不高级问题,广西青年舞蹈艺人的全体水平亟需进一步进步。舞蹈艺人除了惯例的“扒带子”外,要多花时刻对著作进行文本剖析、情感体会和测验体现,平常要进步本身的文学涵养和归纳常识,进步对著作的领悟力、体现力和感染力。如这次竞赛有两组艺人扮演的《夫妻哨》《一戏终身》《雏菊》《般般入画》,其实参赛艺人的技能技巧不同不是很大,但有的能牵着观众走、引人入胜,有的却苍白无力,最大的原因便是在于舞者进入人物和投进情感的深浅有关。

作为一项开掘和培育广西舞蹈艺人的广西赛事,本届竞赛的本乡著作相对较少,桂风壮韵缺乏,未能很好地起到推进广西舞蹈创造的积极作用,可谓一个惋惜。广西不只是歌海,更是舞乡,从前产生过像《打磨秋》等经典著作,近年来也推出过舞剧《碧海丝路》《刘三姐》《花界人世》等精品舞剧,其间的许多舞段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和观赏性,非常适合在竞赛的舞台上出现。而历届广西音乐舞蹈竞赛推出的优异独双三著作,如双人舞《步枪》《爷孙》《瑶不离鼓》,三人舞《雨落花开》,更是带有浓郁的壮乡风情。往后,主办单位应当加强对本乡舞蹈著作的引导,让更多的广西舞者扮演壮族等世居民族著作和广西编导创造的优异著作,让这项广西赛事的广西味儿更足,更好地促进广西舞蹈艺术的全面开展。

当时喜爱舞蹈的人越来越多,国内近年来也出现了《舞林大会》《摇动奇观》等电视和网络舞蹈竞赛节目,不时在媒体上掀起了舞蹈旋风,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洽做法值得仔细吸收和学习。在发扬权威性、专业性等长处的根底上,广西青年舞蹈艺人竞赛能够融入更多的时髦元素、布衣情怀和大众参加,进一步强化和进步艺人的主体性、著作的本乡性、赛事的论题性、常识的普及性、谈论的引领性。经过各级文明和旅行主管部分、文艺院团、艺术院校和广阔舞者的共同努力,把这项专业艺术赛事办得越来愈好,为新时代广西的艺术工作运送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才俊和舞蹈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