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甘岭》《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到《从奴隶到将军》《斯巴达克》《鸡毛飞上天》,汪观清的连环画多为写意白描,一笔一画考究具象、谨慎。“画连环画人物,笔是紧的;画起牛来,却分外松懈,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画牛让他享受着“放飞自我”,成为他闲来怡情的一种办法。
不知不觉中,牛“引”着汪观清投入到真实意义上的我国画创造中,翰墨愈见洒脱、精到,随之而来的技法立异瓜熟蒂落。经过研究“永”字八法,他测验着用书法笔法把牛“写”出来。逐渐地,仅用毛笔蘸上一翰墨,就能将一头牛“写”得绘声绘色,趁热打铁。这些牛有着各异的姿势,改变均来自运笔的枯、湿、浓、淡、快慢、粗细。
从牛下手,汪观清像是打通了国画艺术的“任督二脉”。他进而将“写”牛的熟练技法运用到 “写”人物、 “写”山水上,由此拓荒了一个自在的新天地。2010年世博会期间,一幅长达66米的《梦里徽州——新安江风情图》便是汪观清为画坛递上的惊喜,长卷一共画了千余个人物、几十处楼台名胜、百余个习俗故事。
在汪观清的创造生计中,牛或许不是最浓墨重彩的那一笔,但定是画蛇添足的那一笔。画如其人,以老黄牛之姿耕耘、冲击于画坛的他,也早与笔下的牛产生了深深的共识。就在前不久,汪观清自动请缨担任艺术辅导的“热血铸春秋 浩气贯日月——党史上闻名先烈英模人物国画著作展”露脸上海龙现代美术馆。他振臂一呼,安排申城20多位拿手人物画的国画名家参加创造,自己也倾慕为抗疫英豪钟南山“画像”,绘就共克时艰的决计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