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史仁杰谈中西医如何结合

2021-02-20 14:05:35 作者: 权威专家史仁

作为医师,常常被人问起“中西医结合”的问题,多年前我也写过一篇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文章,在《我国中医药报》宣布过。今日,重新收拾了对这个问题的知道,作为对一些朋友和患者的答复。

一、有关“中西医结合”的五种知道

最早的“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是指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医师。1958年6月,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徐运北,在天津举行的家庭病床经历沟通现场会议上最早提出“中西医结合”一词。1958年十月十一日毛泽东对举行西医离任学习中医班的批语中又提出了“中西结合的高档医师”概念。1958年十月17日徐运北在全国中医中药作业会议的陈述中写道:“要求在两三年内培养出两三千名或更多的中西医结合的高档医师,作为收拾祖国医学的主干”。这种解说现在仍在运用,如“名中西医结合医”。

第二种解说是指中西医结合的医治办法。1959年1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提出“把现已证明有用的中医医治办法和中西医结合的医治办法加以仔细的遍及”等。如人们常说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西医结合医治”即指此而言。

第三种解说是指“用现代科学办法收拾祖国医学的作业”,并有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理论、新系统、新学科的意思。1960年卫生部党组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历沟通座谈会状况的陈述中指出“中西医结合,用现代科学办法收拾祖国医学的作业,现在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办法,结合临床,对某些疾病进行归纳性的研讨,使中西医学术逐渐沟通,并开端产生出新理论;第二种是用生理学等现代基础医学研讨中医学术,从而推进基础医学科学的开展;第三种是在中西医结合医治患者的进程中,系统收拾临床经历,从一种病到多种病,以致到整个科〔如内科、外科等),总结中西医结合的防治办法和临床医治规则,并逐渐深化到理论研讨,以逐渐构成新的临床医学系统;第四种是用现代天然科学办法,从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等方面对祖国医学进行归纳研讨,以丰厚科学内容并产生出新的学科”。

第四种解说是“中西医作业者彼此合作,中西医学术彼此配合,以进步临床作用为意图的实践进程谓之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实践进程是中、西医讨论临床优势相加的最佳形式的进程,也是两种研讨目标、两种研讨办法由二到一的进程。中西医结合仍将是两种学术系统并存,彼此扬长避短,在实践中不断堆集经历的质变进程。

第五种解说是指新的一致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新医学科学系统――中西医结合医学。所谓“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归纳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办法,以及在归纳运用中产生的新理论、新办法,研讨人体系统结构与功用、人体系统与环境系统(天然与社会)联系等,探究并处理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一般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学科即指此而言。

由于我们了解的“中西医结合”未必是同一个东西,导致人们常常因而产生产生争议。

二、“中西医结合”不是理论系统的交融

尽管中医学和西医学都是研讨防治人体疾病的科学,但却是建立在二种不同的系统上的,有着实质性的差异。

西医是建立在试验科学的基础上,用客观目标进行定性、定量,尽可能地辨明机体的病理形状改动、生理功用状况。偏重于微观研讨,但对机体全体状况重视不行。重视定性、量化,使西医看起来更“科学”。

中医经过“望(神、色、部分等)、问(问询)、闻(声响和气味)、切(脉)”,了解机体的病况外表的和内涵的特色,经过取类比象,辨证剖析,演绎推理,判别出疾病的归属,定为“某病某证”。“证”便是对疾病状况的实质特色的归纳。中医重视全体状况及其转化,有一整套推演的理论和办法,看起来更象哲学。

由于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理论系统是各自独立的,我以为中医学和西医学是无法交融的,构成不了所谓“中西医结合学”的理论系统。

事实上,至今“中西医结合”也没有构成完好的医学理论系统,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课程内容也无非是中医+西医,并无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学”。

三、中、西医学可从对方获得启示

如:什么样的脉象,会呈现高血压、高血脂的改变?什么样体质的人,更简单产生息肉和囊肿?什么脉象呈现时,有患癌的危险?查看发现的肺结节选用什么中医方、药有够散失?患者没有症状,但查看有反常,这些查看对中医知道和医治疾病有何价值?这些都是能够经过彼此参阅、印证,不断总结、堆集经历,而找出必定的规则性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