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东方红一号:从零开始 铸就中国航天辉煌

2021-02-22 12:02:52 作者: 奋斗百年路

在“两弹一星”傍边,“一星”指的是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我国人完结了对苍茫世界的第一次叩击,而在“东方红一号”的研发、发射背面,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一同来看。

1958年,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牵头建立了581组,专门进行人造卫星的研究作业。可是为难的是,在这个组里,没有人知道人造卫星究竟该怎么搞。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整体规划师胡其正:苏联1957年才打上去人造卫星,所以到了1958年,我们建立581作业组,苏联卫星打上去之后,许多科学家觉得我们也应该搞卫星,可是真实卫星怎么搞?没有人搞过。

其时我国的院校,没有一个跟航天相关的专业。刚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结业的胡其正被分配到581组从事卫星整体规划作业,关于他来说,简直彻底面临的是一个新的专业。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整体规划师胡其正:根本上我彻底改行!

经过几年的预研探索,研发团队总算根本把握了人造卫星理论知识。1965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发作业全面打开,为了将并不明晰的首颗卫星开展思路明晰化,我国航天人曾进行过全面广泛的评论。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整体规划师胡其正:第一个卫星上去是什么方针?我们议论纷纷,各式各样的要求,乃至于期望做个天安门形状的都有,各式各样的。

在经过长达40多天的评论后,东方红一号的雏形逐渐明晰起来:它将选用直径为1米的72面体的球形规划,而且确认了12个字的整体技能方针: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上得去,便是将卫星发射到太空进入轨迹,这项使命,由长征一号火箭来完结。而抓得住,是指地上可以跟卫星坚持通讯,这在其时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整体规划师胡其正:我们一米直径的卫星上到几百公里的太空,就跟几公里外的一个苍蝇相同,你上哪去找它去?美国的卫星测控,它是在全球布站的,所以它可以在卫星这一圈里边,它都可以盯梢上一整圈。

在其时,甭说全球布站,乃至国内连一个正式的卫星测控站都没有。为了将“抓得住”这项作业完结,全国相关单位迅速行动,打破了无线电盯梢测轨关键技能,在陕西、云南、海南、湖南、新疆等地,一座座卫星测控站逐渐建立了起来,形成了我国开始的卫星测控网。

卫星的另一项要求是听得到,它要可以在太空播映宣布动静,让全世界的人都听得到。为此,规划人员也不断提出计划,有的说做一个八音盒放在卫星上演奏,有的提议把音乐录在磁带上播映。终究经过了很多测验,确认东方红一号运用发射机,将电子音乐版别的东方红乐曲转化为无线电信号,在地上进行播送。

全部准备就绪,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几个小时后,从卫星上传来的《东方红》乐曲,经过收音机传送到我国人的耳朵里。这一幕,成为一代我国人不可磨灭的回忆。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整体规划师胡其正:我国第一颗卫星进入太空,我们国家也进入了航天年代,极大地鼓动了我们全国人民自给自足、发愤图强、可以干成一些工作的一种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