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蒙边境线上的“活界碑”:七旬女民兵尼玛无悔守边50年

2021-02-26 16:39:12 作者: 探访中蒙边境

(新春走底层)看望中蒙边境线上的“活界碑”:七旬女民兵尼玛无悔守边50年

中新网阿拉善2月26日电 题:看望中蒙边境线上的“活界碑”:七旬女民兵尼玛无悔守边50年

作者 李爱平 牛鑫

牛年新春伊始,75岁的尼玛虽身体不方便,但仍步履蹒跚地来到中蒙边境线上参加巡边使命。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恩格尔乌苏嘎查牧民,从她家到中蒙边境线约11公里,她手持望远镜,警觉地望着边境线上是否有什么反常状况……

这是尼玛在曩昔50年中,简直雷打不动的“功课”,现在因为身体不方便,在尼玛身边多了一名“帮手”,她50多岁的儿子哈达布赫。

整个新年期间,她对儿子说,“尽管我身体欠好,但你必定要到边境上去看看。”

落日下,哈达布赫陪着母亲尼玛在边境查看状况。郭伟 摄

她们母子俩的对外身份是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查看总站阿拉善边境办理支队的“居边护边”堡垒户,但外界熟知尼玛的故事还得从她的女民兵身份说起。

尼玛寓居的当地反常悠远,从阿拉善盟所在地巴彦浩特驱车动身,需行进300多公里,再穿越200多公里沙漠才干找到她家。

尼玛白叟忆起50年守边生计颇多慨叹,她说,1971年选拔民兵护边员,只要25岁的她,背着3岁的儿子哈达布赫,带着母亲和弟弟,一家人翻沙岭穿戈壁,来到现在的阿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恩格尔乌苏嘎查。

尼玛白叟母子在界碑前合影。郭伟 摄

“除了要扛起家务活,巡边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尼玛说,其时边境局势杂乱,为了防备可疑人员出入境,她要随时保持警觉。

她最忧虑的便是自己被活捉,所以,那时候的尼玛永远在自己的枪里留一颗子弹。

“一切子弹,预备给敌人,最终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尼玛诙谐地说道。

在戈壁滩上,尼玛阅历过暗无天日的沙尘暴,以及30多只狼吃掉羊群的惊险阅历,但比较终年巡边的艰苦和孤单,这些都何足挂齿。

她说,尽管也会牵挂家园,但从没想过脱离这儿。

扎雅泰是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查看总站阿拉善边境办理支队塔木素布拉格边境派出所所长,谈起和尼玛白叟的触摸,他连连说:“白叟在守边这一工作中,爱学习的劲头让人感动。”

二零一八年,尼玛家由“草原110”报警点晋级为“居边护边堡垒户”,管边控边手法也迈向信息化。

扎雅泰介绍说,面临视频监控、“居边护边堡垒户巡查办理体系”手机APP等这些曾经从来没有见过的新事物,尼玛也乐意学。

尼玛常常说的一句话是:“现在年纪大了,腿脚欠好了,这些高科技对我持续守边巡边有协助!”

“从血气方刚到年逾古稀,一年四季在戈壁滩上放牧巡边,水壶、望远镜、收音机是尼玛白叟的常用配备。”扎雅泰说,二零二零年新冠肺炎发生后,尼玛母子也是抗击疫情的急先锋。

“二零二零年4月,伴随着全国各行各业复工复产,边境地区各项工程建造驶入正轨,国道331线在阿拉善盟开工建造。”扎雅泰说,“因为边境派出所间隔工地有170多公里,来回一趟便是一天时刻,尼玛母子又一次充任起了咱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次次出现在最需求的当地。”

让扎雅泰感动的是,当他提出要去尼玛白叟家里看看时,白叟却直截了当地将他回绝,并说,“孩子,我挺好的,我最近触摸的外地人多。”

放下电话,扎雅泰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转瞬到了牛年新春,75岁的尼玛和她的儿子仍旧如昨,甘当着中蒙边境的“活界碑”。(完)

【修改: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