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古旧书店难做,上海这几位店主却这样“焐”梦

2021-02-27 11:18:14 作者: 都说古旧书店

摘要:不熟悉古旧书,在这一行是很难混的,有的古旧书店开不下去,便是由于老板不明白书,把古旧书当青菜萝卜卖。

我知道两家旧书店,至今运营得有滋有味。

一家开在国权后路,店东是兄弟俩,一个叫胡愚,一个叫胡愚文,从小迷书,如饥似渴,一捆一捆买书,看完了书就把书转让给书友,然后再去买新书看。有一天兄弟俩忽然想:为什么不自己开一家旧书店?看书卖书都便利。所以,他俩立马辞掉作业。旧书店叫什么姓名?已然兄弟俩姓胡,那么就叫古月书店吧。

古月书店开在复旦大学南区是一个诀窍,学生毕业了、教师要离开了,书带不走、或者说不肯带走,就让古月书店悉数收走。复旦大学一些文史哲专业的老教授逝世,其子女对爸爸妈妈的书纷歧定有喜好,把一房间乃至几房间的藏书三钿不值两钿卖给古月书店,内里不光有书中精品,还有名人信件!

弟弟胡愚白日卖书,晚上读书,居然一头钻进古书堆里。他写了一篇《曹雪芹祖母李氏家世新考》的论文,宣布在《红楼梦学刊》。他还和王利民教授协作,出书了一本1000多页的《曝书亭集》。

不熟悉古旧书,在这一行是很难混的,有的古旧书店开不下去,便是由于老板不明白书,把古旧书当青菜萝卜卖。

眼下,兄弟俩愁的不是房租,不是没人来淘旧书,而是书源太少,店里有一万本,书库还有一万本,但这些底子不行卖。要是书源多的话,生意就活了。

还有一家开在虹口文化街多伦路,店东叫殷世钦,原是一家工厂专管图书馆的工会干部,他夜以继日钻在书堆里,可谓博学多才。后来图书馆的书他差不多都看了,就自己到新华书店买新书看。渐渐地,厂图书馆的书没有老殷家多了。退休年龄一到,老殷二话不说开了一家旧书店。

殷世钦的眼光是望着将来的,他的存书打提前量,家里7个房间存着旧书,从地板一向堆到天花板,一共10万本。比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在新华书店看到有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一套3本4.5元,他一会儿吃进300套。后来,他以每套85块卖出,300套很快售罄。再比方,1989年,公民美术出书社出书《莎士比亚四大悲惨剧》,一套4本4.45元。尽管精巧,但是有封套的书不受读者喜爱,严峻积压。老殷跑到出书社,说:我把你们库存的这套书悉数买下来,能够打几折?出书社一咬牙:两折!他付了890元把一千套书拉回家。后来,每套开价88元,把《悲惨剧》通通卖光。他笑着说:时间便是金钱嘛,经典的书总有人要的。

老殷的书是“焐”出来的,小胡兄弟的书是找出来的。古旧书已经成为老殷和小胡兄弟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便是喜好,便是迷书,名和利都退到后边去了。胡愚说:有钱有抱负的能够开旧书店;没钱想赚钱的,有书不明白书的,千万不要干这一行。

现在,电子阅览盛行,纸质书日渐受萧瑟。因而,古旧书店关门的多,倒闭的少。但是这三位民营店东常年守着这个安静的港湾,等候喜爱旧书的“小舟”到来。

栏目主编:黄玮文字修改:朱蕊题图来历:上观图编图片修改: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