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奋斗中筑就“最美”(下)

2020-11-25 11:23:17 作者: 他们,在奋斗

新华社记者樊曦、刘夏村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他们是广大劳动者的代表,是新时代奋斗者的楷模。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讲好中国工人故事,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刘丽等一批“最美职工”先进事迹。

勇闯禁区,以卓越技能攻克难关

2020年“最美职工”胡洪炜在发布仪式上(11月17日摄)。新华社发(吴凡 摄)

“真正的禁区不在于距离而在于每个人的内心,选择一个方向,努力工作,坚持不懈。只要坚持,每个人都是英雄。”说这话的人叫胡洪炜,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二班班长。

他被称为世界上首位勇闯特高压带电作业领域的“禁区勇士”。2009年6月10日,世界上首次±8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正式开始。在北京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内,胡洪炜身穿宇航服般的金属屏蔽服,在特高压直流强电场中连续精准操作1个多小时,圆满完成试验。这也代表着我国电力事业攻克了世界级难关,±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随后正式投入应用。

“业务超人”的背后,是一组组令人惊讶的数字:1800余小时的超、特高压等电位作业时间,1200多公里高空走线,登塔9000多座,地面巡视12000多公里……

胡洪炜爱琢磨。他在立足岗位完成生产任务,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从未停止探寻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的脚步。他和同事们建立了创新工作室,坚持科技攻关。目前已获得51项专利及35项科技成果表彰,研制出多达18项新型带电作业工器具,2项科技发明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刻苦钻研,用实际行动传递工匠精神

2020年“最美职工”潘从明在发布仪式上(11月17日摄)。新华社发(吴凡 摄)

能够从铜镍冶炼“废渣”中同时提取8种以上稀贵金属,仅凭溶液颜色就能准确判断99.99%产品纯度,潘从明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他是甘肃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提纯班班长,也是西北地区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工人农民组)的一线产业工人。工作24年来,潘从明扎根一线,“找问题、啃难点”,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增效益。

99.99%是贵金属产品的出厂标准,提纯1克贵金属,需要用60多种化学试剂,在至少5吨的镍矿废渣反复萃取,直至剩余万分之一的杂质。而每一种材料从废渣变成液体,又从液体变成贵金属都要经过20多道工序,有200多个技术控制指标,对于现场环境和作业清洁度的要求,不亚于食品、药品行业标准。在操作过程中,别说一根细小的头发丝,就是一粒更小的尘埃都能影响贵金属的纯度,甚至用手摸一下金属器皿,都可能让价值数千万元的产品返工。

潘从明从生产组织、工艺改进和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将质量管理拓展到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经他发现并完善细化的质量控制条件就达到280余项,组织攻关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类课题近18项,使金川贵金属产品创造了连续32年保持99.99%纯度的质量奇迹。

不忘传承,让更多人成为技术能手

2020年“最美职工”刘丽在发布仪式上(11月17日摄)。新华社发(吴凡 摄)

采油技师、高级技师、最年轻的集团公司技能专家、省首席技师、大国工匠……这是刘丽的“开挂”人生。

她是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工班长。扎根采油一线27年间,她从一名采油工成长为我国石油工业油气生产领域的专家型人才。

荣誉不期而至,带给刘丽更多的却是人生沉淀和反思。她一直想把工作多年得来的知识经验传播出去,不仅自己会、身边的人会,还希望更多的采油同行也能会。

2015年开始,她用近三年的时间,主编了涵盖稀油、稠油开采,数字化油田管理等多方面内容,60多万字的培训教程《采油工》,现已在各油田应用。多年来,她倾其所学助力员工技能提升,累计培训学员1.5万多人次,65人被聘为高级技师、技师,135人被评为厂级以上技术能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