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30余亿,中纪委披露内蒙古反腐败斗争史上迄今第一大案

2021-02-27 15:22:50 作者: 涉案30余亿
涉案30余亿,中纪委发表内蒙古反糜烂斗争史上迄今榜首大案

图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的同志们在研讨李建平案子相关作业,推进以案促改。李音杰 摄

“在整改中加强财物清算追缴,经过免除协议合同回收出资16.49亿元

;经过洽谈、法院诉讼、公安和纪检督查机关帮忙等追缴资金,触及44.5亿元。”经过一年多的以案促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76项整改使命基本完结、140个具体问题得到整改。

这些问题的整改源于同一人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李建平,由他的严峻违纪违法行为所引发。记者了解到,该案涉案金额30亿余元,被称为“内蒙古反糜烂斗争史上迄今榜首大案”。1 把分担范畴当成“私家领地”,大举攫取巨额经济利益

自2011年3月至二零一八年9月被通报,李建平担任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7年之久。

那些年,从使用职务之便协助别人承包工程收受钱物开端,到后来尽头所能将手中权利充沛变现,金额从几万、几十万,逐步增加到几百万、几千万,乃至几亿,李建平食欲越来越大,愿望的闸口一旦翻开就木已成舟。

即便曾与他同事的经开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常务副主任白海泉在2014年被查询,李建平都没有一丝警醒,仍然不收敛、不收手,乃至肆无忌惮。

作为经开区一把手,李建平不仅把部属企业当成自己的“钱袋子”和“提款机”,还借别人之名注册公司而自己实践控制,以到达并吞国有财物的目的。

为了打乱监管视野,李建平以某酒店服务员王某、敖某和社会人员徐某三人名义,注册建立公司,法人为王某,但实在老板是李建平。更为荒诞的是,在初选董事长、总经理和监事长时,李建平居然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处理,榜首名董事长、第二名总经理、第三名监事长。

查询发现,李建平随意设置大大小小的空壳公司数十家,其间既有明面上的总公司,也有掩人耳目的一级、二级、三级子公司。在他直接策划和授意下,这些公司彼此揽项目、经商,很多国有资金在其间频频活动、暗度陈仓,最终被挪作他用,目的“钱生钱”。从简略的权钱买卖,到建立空壳公司骗得国有资金,李建平大举攫取巨额经济利益,涉案金额到达30亿余元。据李建平供述,除部分钱款用于赌博外,其他大多被用于购买保藏名家字画、古董玉器、黄金珠宝、贵重手表,以及很多中外名酒,其酒窖中保藏的各类名酒达数万瓶。

“在国有财物办理方面,经重复整理,经开区国有企业总财物账面价值为232亿元,点评实践价值为157.77亿元,较账面价值相差74.23亿元。”自治区纪委监委相关办案人员泄漏,李建平案损害杰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经济建造方面,给经开区构成巨额丢失,就在被留置前夕,还妄想将2亿多元资金转走

——政治生态方面,涉嫌违规进人862人,“劣币驱赶良币”现象在经开区大行其道,其自己虽被查处,但“遗毒”仍在

——营商环境方面,公平竞争化为乌有,李建平看准的项目一路绿灯,没看准的项目即便显着有收益也不许上马。

李建平把分担范畴当成“私家领地”,他的专横蛮横、放肆嚣张,让这个作为自治区首府展开重要引擎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元气大伤、接近破落。2 聚集李建平案暴露出的经开区“十乱”,惩治同向同步发力

李建平案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奇凡在全面研讨案情、分析案发症结基础上深化实地调研,将李建平案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乱设公司、乱设职位、乱进人员、乱签协议、乱借资金、乱设账户、准则凌乱、办理混乱、系统紊乱、监督散乱等“十乱”问题,要求呼和浩特市及经开区以此为要点展开以案促改专项举动。

“十乱”问题的首要责任在李建平,但时任领导班子成员、部分负责人也不同程度负有责任。作为以案促改目标,他们思维有顾忌,心思不能坚定在整改上。呼和浩特市委对经开区领导班子“大换血”,新装备党工委班子成员悉数外派,一起由市纪委监委、安排部派出作业组接收经开区纪工委,实行以案促改监督责任。经过努力,以案促改获得重要效果,但难题仍在:有的躲藏深的涉案人暗地里鼓动干部大众阻遏整改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