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最美家庭郑为平一家把荒山变成“花果山”

2021-02-28 09:59:52 作者: 福州市最美家

郑为平夫妻把寄生蜂蜂蛹罐挂在枝头“以虫治虫”。记者 李白蕾 摄

福州日报记者 李白蕾

27日下午,趁着进城就事,福清市渔溪郑为平家庭农场的农场主郑为平,把刚采收的枇杷和橙子带到镇上的快递公司发往省外。尽管他家生果的价格是他人的3倍,但仍求过于供。“客户看中的是健康,我走绿色生态这条路是走对了。”郑为平说。郑为平带领乡民做新式现代工作农人,把村里的荒山变成“花果山”。上一年,郑为平获评省村庄立异创业明星,他的家庭获评福州市最美家庭。

27日,记者来到坐落福清市渔溪镇钟前村的郑为平家庭农场。这里有果林100多亩,正值周末,农场迎来了几批游客。有的来采摘,有的带孩子来体会大自然。

跟着游客,记者也感受了这个农场的绿色生态。随处可见太阳能杀虫灯,杂草被人工锄掉后变肥养土,数百个装着寄生蜂蜂蛹的罐子挂在枝头,很快就会有寄生蜂飞出捕食果蝇……“我家生果每盒都有可追溯码,好吃健康是我寻求的。好产品自己会说话,我没打广告,但凭借互联网和客户的口口相传,我的生果最远已卖到内蒙、新疆。”郑为平说。

郑为平的妻子郑珠香告知记者,他们家做生果栽培30多年,2014年转型做绿色生态农场。“2013年咱们买了5盏太阳能杀虫灯,当年年末,镇里的有关部门来农场检验时发现了这个灯,觉得咱们的理念还挺潮,所以跟咱们说国家有方针鼓舞建立家庭农场。咱们就去申报了,次年获得营业执照,成为福清第一批家庭农场,带动了10多名留守妇女工作。”

为了当好新式现代工作农人,夫妻俩不断充电。子女的家庭也悉数留在农场,以实际行动支撑爸爸妈妈。“我两次自费到台湾的生态农场学习,咱们俩还参加了全国、省、市多场专业培训。”郑为平拿出夫妻俩处处学习的相片说,最令他们骄傲的是二零一八年全国新式工作农人开展论坛上,郑为平缓别的一名同行代表我省参会。

乡民陈吓英闲时到郑为平的农场务工,每月能赚2000多元。本年50多岁的陈吓英,是钟前村本地人,她自己家里也种有枇杷等果树。“来农场帮助,不只有钱赚,还学到了很多常识。他们教我人工锄草,教我不喷膨大剂,教我果子要九老练以上才干采。照着他们的方法办理我家的果园,我的枇杷也卖到了他人的两倍价格。”陈吓英快乐地说。

说起郑为平夫妻,乡民陈玉明拍案叫绝:“他们很有爱心,兴办家庭农场以来,每年冬至前后都坚持为村里70岁以上白叟送生果,橙子、橘子每人送10公斤。上一年新年期间,还捐献了1000箱生果给福清市抗疫一线人员。”

完毕采访时,郑为平的手机响了,是当地一家单位来电预定“三八”妇女节活动,对方要安排女职工来玩耍 。“农场一天最多曾招待300多人,咱们既栽培绿色果树,也开展休闲农业做村庄旅行,欢迎你带朋友来玩。”郑为平热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