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上的大厨张姐

2021-03-07 22:34:56 作者: 项目部上的大

项目部上的大厨张姐

“滴滴滴滴滴……”清晨5点,张姐的闹钟自始自终响起来,当许多人还在熟睡时,她已悄然穿衣起床。为不惊醒近邻做资料熬了夜的搭档歇息,张姐连灯都没开,翻开手电筒,换好作业服,悄悄走出房间,敞开新一天的作业。

张姐名叫张祖英,本年50岁,为人友善,咱们都亲热地称她“张姐”。她2017年5月来到云南文山,现在是中交二航局文麻高速公路TJ-3标项目部的一名厨师,现已干了差不多20年的工地食堂。

精雕细镂责任重大

张姐担负着项目部100余人的一日三餐。在这些人中,有的作业在施工一线,有的在深夜加班做技能计划,有的在为项目运营奔走。“人是铁,饭是钢。”对高强度作业的每个职工来说,厨师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清晨5点到晚上7点,除掉正午时间短的歇息,张姐每天作业都在12个小时以上。淘米、洗菜、切菜、炒菜,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作业,但在张姐看来,做好这些并不简略。

项目部上的大厨张姐

除了煮饭,每隔两天张姐还要和食堂作业人员去买菜。做菜选好食材是要害,张姐捉住这个环节深下功夫。“早上的菜既廉价又新鲜,这时候去买既能让搭档们吃到新鲜的,又能为项目部省下不少费用,等过了8点,买的人多了,就很难买到了。”项目驻地离文山市区有35公里,路上坑坑洼洼,加上车流量较大,到当地最少得50分钟。这关于在8点前要赶到批发市场的她来说,有必要在7点前出门。

在精挑细选后,差不多9点半,张姐也有必要赶在10点半前赶回项目部忙着预备午饭。素日里再忙,张姐都会坚持为咱们烹饪出三荤两素一汤。红烧肉、青椒肉丝、姜爆鸭、酸菜鱼、口水鸡等多种美食改换把戏,煎、炒、焖、蒸、炸、炖等各种烹饪技能轮番上阵,如此一来食堂每天都会给咱们带来不相同的口味。

项目部上的大厨张姐

“在工地原本就有些单调,能让大伙吃上好的饭菜,再苦再累都值了。”张姐说,现在她在微信上经常看新的烹饪办法,每天试着学一点新的,大伙都在学习前进,她也不肯掉队。

疫情防控一丝不苟

购回的食材消毒处理、食堂餐厅消毒、流水冲刷食材、要求职工打饭距离一米……这是自上一年疫情迸发以来,项目食堂内接连的规则。现在疫情态势平稳,张姐在食堂内每天依然坚持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办理。

“疫情尽管看似离咱们很远,但我觉得咱们食堂仍是应该注重,我看新闻说是许多病毒都是从食材里带出来的,食堂这块或许也是一个感染途径。”张姐说。整理餐桌、餐椅、地板、灶台、厨具、碗筷……张姐和食堂作业人员每天都会在三餐后进行一次清扫、消毒,每隔三天进行一次大扫除,给项目部的搭档供给一个安全定心的就餐环境。

专心只为“孩子们”

“上一年我没回家新年,本年也没回去,工地上这些小伙子们差不多都是20来岁,就跟我的孩子相同大。由于他们都喜欢我的菜,我走了他们就不好好吃饭了。”张姐笑呵呵地说。本年是张姐接连在项目部度过的第二个新年,只因心里牵挂着这群“孩子们”。

项目部上的大厨张姐

张姐在项目部可没闲着,在作业空闲之余,将周围的空位给拾掇了出来,种上了时令蔬菜,又用一些抛弃资料在项目部的角落里搭上一个简易的窝棚,喂食起了少许鸡鸭。“在市场上有时候买不到新鲜的食材,并且价格又贵,我把这些不必的地都种上蔬菜,他们过完年回来等不到多久就可以吃到这些绿色食品了。”张姐说。

“张姐,路上堵车,费事留一份饭,回来吃!”“张姐,今日工地上还有点作业没处理完,费事留一份饭,我回去了自己来取。”……张姐在打饭前,会认真地阅读着微信群里的每条音讯,关怀着搭档们的用餐需求。只需是加班回来晚了的搭档,张姐都会自始自终地预备好丰富的饭菜,放在蒸饭车里,让他们可以吃上热腾腾的甘旨。没有告诉张姐留饭的搭档,张姐也会给他们独自“开小灶”,预备可口的饭菜,并陪着他吃完后,拾掇好厨房才会离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