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娜:防护服下的“汉语梦”

2021-03-16 16:36:54 作者: 孟达娜:防护

编者按:2020年11月,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旨在面向海外中文学习者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展现中华文化与天津文化的魅力。项目吸引了全球超过160人次报名,20多个国家的学员参与。该学院同学采访了参与汉语桥项目的外籍学院之一葡萄牙的Tânia Meneses(中文名:孟达娜),她畅谈了她的学习感受和她的“汉语梦”。

2月19日,来自葡萄牙的Tânia Meneses(中文名:孟达娜)在微信上发布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在里斯本,她出生以及热爱的城市。图片中的天空略显消沉,乌云笼罩下,房屋与街道一片沉寂。这是葡萄牙宣布再度进入封锁状态的第37天,也正值中国农历新年期间,在画面的上方,飘动着一只漂洋过海的灯笼,淡淡的红色浮动,又似乎象征希望。孟达娜说,照片摄于她工作的健康中心,每天一打开门,抬头就能够看见这样的景象。

孟达娜今年43岁,剪一头清爽的短发,笑容亲切。她告诉记者,这是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帮助她取的, 因了解到这次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承办的“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线上团组活动,钟爱汉语的她主动报名参加。尽管中国与葡萄牙有着8个小时的漫长时差,孟达娜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参加时长一小时的汉语直播课程,风雨无阻。

每天,她都需要在3种不同的身份间来回切换。在健康中心,她是对接新冠肺炎患者的护士;回到家里脱下防护服,她是上网课孩子们的妈妈;夜深人静时她变回学生,埋头琢磨汉语字里行间的深意,为领悟遥远的中华文化而毅然坚守。

“沟”与“桥”

孟达娜与中国结缘,始于工作中的“沟壑”。她在健康中心工作多年,每年都要接待数量巨大的中国患者。她发现他们之间沟通不畅,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有一次,一位患者带着丈夫孩子一起来问诊,她是最近刚生了一个孩子,我们谈到母乳喂养等问题,她的丈夫脸一下子红了……就因为我们公开谈论避孕和母乳,场面非常尴尬。”孟达娜笑着说,她渐渐发现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观念与表达上都存在巨大的区分。

她选择自己去寻找答案。2014年,她在里斯本护理高等学院(Escola Superior de Enfermagem de Lisboa)完成了中药课程与护理学硕士阶段的学习,最后论文的写作选择了“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文化竞争力”这一主题,研究如何与中国患者有效沟通,甚至采访了一名居住在上海的中国医生。也就是在那时,她进入孔子学院学习,开始了对中国的真正探索。

2015年,她和丈夫来中国进行了一场为期17天的旅行,至今记忆犹新。“路边有卖蝎子串的,那可是活的蝎子!”“我和中国人说几句简单的中文,他们马上对我滔滔不绝,好像觉得我全能听懂一样。”孟达娜有些哭笑不得地说。与此同时她也被一个宏大的国度而震撼。“很多葡萄牙人并不知道,中国多么地大物博,中国的文化何其优美。”

这也成为了她申请“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线上团组项目的契机。在孟达娜看来,非遗文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是如同河流一般在国界间涌流。“就比如说,葡萄牙有一种传统乐器框鼓(Adufe) 。”她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一名同事演奏框鼓的视频,身着黑衣戴白色围巾的女子一边拍打框鼓一边吟唱,声音悠远哀伤,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孟达娜说,中葡都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参与本次项目也让她明白了,研究中国丰富的文化依然道阻且长。

护士,母亲,也是学生

凌晨6点的里斯本,孟达娜从不感到陌生。踩着清晨有些发冷的空气,她要坐一小时的车才能抵达健康中心,开始一天的工作。进入诊室前,她还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并佩戴护目镜。“我需要为预约过的病人打疫苗,做儿科咨询,还有上门给老人们看病。现在疫情严重,我们也会用追踪新冠疫情(TRACE COVID-19)平台追踪核酸检测呈现阳性的病人,让他们保持居家隔离观察,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就督促他们去大医院接受治疗。”孟达娜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