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产”水陆两栖飞机获“准生证”

2021-03-17 08:01:11 作者: “临港产”水

与传统飞机相比,风翎号的优势体现在具备水面与陆地起降的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具备常规起降跑道的区域,大大增强飞机在恶劣环境的使用场景。

经过10年研发、测试和试生产,“临港产”风翎轻型运动飞机昨天正式收到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的M2型轻型运动飞机型号合格证,进入产业化阶段。这是我国首款具有合格证的民用水陆两栖轻型飞机,在海事、电力、渔政、搜救和农业等领域都有相当多的应用场景。

“临港产”风翎号十年磨一剑

新飞机进入市场必须符合中国民航局所制定的相关等级的标准和法规,拿到型号合格证就意味着“准生证”在手。

十年磨一剑,风翎号由临港企业——上海奥科赛飞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适航审定处处长钱惠德告诉记者,风翎飞机通过符合性验证与局方审定获得了型号合格证,说明我国企业、国内团队和储备的人才完全具备新机型研发能力,也说明了我国的通航飞机研发环境、人才和供应商链都具备新型号研制的能力。

与传统飞机相比,风翎号的优势体现在具备水面与陆地起降的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具备常规起降跑道的区域,大大增强飞机在恶劣环境的使用场景。上海奥科赛飞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一青说,“风翎飞机几乎可以不受场地限制,在野外相对平整的草地等区域作业起降。”

借力临港优势“好苗”加速发力

10年研发进程中项目进展起起落落,成功研制实属不易,毛一青坦言,临港新片区低空数字化应用的前期规划、优良的测试环境、特殊政策实现以及研发人才集聚都是关键的助力因素。

在临港航空飞行营地,陆地固定翼飞机、水上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等,都能得到有效的测试。“飞机及其相关应用的研发需要不断试飞,这对通用航空企业在临港集聚、发展相当重要。”毛一青说,依托良好的测试环境,目前公司还有太阳能无人机机型等多个机型正在研发测试中,不远处的临港工厂也已经开足马力,预计风翎飞机的年产量会超过50架。

事实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已经推出了集聚发展航空航天产业10条支持措施,包括奥科赛在内的一批航空“好苗”正在蓄势发力。

毛一青表示,将用好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产业、平台等各项优势,加快产品研发生产,扩大同国际先进的航空技术和人才交流,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扩大临港在通用航空、无人机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新片区勾勒航空航天清晰蓝图

去年10月23日,临港新片区大飞机园正式起航,22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随着各个产业细分领域的领军项目加速入驻,临港新片区勾勒出了航空航天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的清晰蓝图。

就在昨天,临港新片区无人机数字化应用示范服务平台同步启用,这是临港地区通用航空、无人机等航空器研发、作业运行、低空物流等新兴低空数字化领域产业的服务平台,也是临港陆、海、空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平台将为临港地区无人机和低空空域使用提供更安全的保障,合理规划临港地区低空空域资源,探索更多的低空数字化应用场景,转换无人机技术的生产力为社会服务。

随着示范服务平台功能的完善,华东地区无人机企业、中国航天、中国联通等有关无人机产业链部分重要测试验证、产品交付验收、研发生产相继入驻临港新片区,无人机行业在医疗、治安、交通、测绘等应用领域陆续成型。

未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市经济信息化委重大装备处处长吴栋林表示,随着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商发等企业在上海的快速发展,本市已在航空产业领域集聚了科研力量、人才队伍以及完备的政策体系,众多的配套企业和载体为上海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