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储蓄性养老金来了 你愿意参加吗?

2021-03-18 09:58:02 作者: 个人储蓄性养

由于个税政策的调整,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至5000元,导致纳税人群缩小,税延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随之缩小。

前不久,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罗熹谈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显著特点时,首先说到这是给高收入阶层个人养老提供的一种方式。

同时,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不足。周燕芳介绍,根据试点办法,退休时劳动者需要补缴个税的税率为7.5%,而按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缴纳政策,月收入8000元以内的劳动者,需要缴纳的个税税率为3%。

由于我国多数劳动者月收入在8000元以内,周燕芳认为,税延养老保险的税优政策呈现负激励效应。加上设置了1000元的税延上限,对高收入者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建议适当提高免税力度增强吸引力

“税收力度还不够。”罗熹建议,国家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适当提高免税力度。

周燕芳对此表示认同。她建议提高税延养老保险税前抵扣标准,将每月抵扣额度提高至3000元。并对税收优惠额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降低或免除领取阶段税率,提高产品吸引力和优惠政策覆盖范围。

目前,税延养老保险存在不方便参与、流程繁琐、计算复杂等问题。郑秉文认为,应推出一个完整的、容纳所有金融产品的第三支柱制度设计方案,让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在账户持有人身上而非产品上,让账户持有人能够用一个账户“通吃”所有合格金融产品,以提高第三支柱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希望加快试点,扩大试点范围,把面推开。”孙洁建议把税收优惠政策改成财政补贴,对中低收入的人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进行缴费,让更多人自主参与投保商业养老保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人社部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下系统谋划、整体设计第三层次制度模式。

“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总结国内一些试点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思路。”游钧介绍,总的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据介绍,下一步,人社部将尽早出台实施,满足多样化需求,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