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运营商客服还告诉记者,目前主要依照工信厅信管函〔2018〕33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的要求进行系统建设和拦截关停。
记者在这份文件中看到,拦截关停系统主要分为基础电信企业和通信管理局两层:
“各基础电信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骚扰电话拦截系统,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充分结合信令监测、呼叫行为分析,建立骚扰电话拦截策略,完善骚扰电话拦截流程。各通信管理局要充分利用现有全国诈骗电话防范系统和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做好骚扰电话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提升骚扰电话监测发现能力,强化对录音类骚扰电话和已发现骚扰电话的拦截能力,并做好与基础电信企业的联动工作。”
四川通信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这样一套“诈骗电话防范拦截系统”于2020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2020年已关停手机号卡173万张、关停物联网卡1232万张。
专家:攻防对抗中关停策略需不断调整
律师:运营商应尽到提示义务
事实上,2020年12月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也曾就相关舆情作出回应,称近期开展的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打击行动中,若用户被误关停号码或微信、支付宝等账户,可拨打电话咨询,公安机关会进行甄别,对因技术原因误关停的电话号码和账号予以解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发布的《新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20年)》中提到,目前国内已初步建成部级互联网反诈大数据统一资源库和部级互联网反诈平台,实现与28个省级互联网反诈系统的对接,当前全国诈骗呼叫及短信日均处置能力达364万余次。
一位信息通信行业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关停号码涉及到企业行为,与运营商的服务有关。“诈骗的攻防非常激烈,犯罪团伙会用各种方式试探运营商的关停策略,各地都出现过犯罪团伙通过冒充无辜者的方式来骗取运营商的号码关停策略。在这样一个攻防过程中,运营商需要兼顾准确度和保护力,关停的策略也需要不断调整,确实考验企业的技术能力。”
四川君益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斌认为,电信运营商有为客户提供通信服务的义务,也有维护公共安全的义务,“这种情况和银行类似,通信运营商和银行都有自己的风险控制系统,是维护公共安全的必要手段。如果产生误伤,客户也有理由要求恢复自己的号码。”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宋弘宇表示,运营商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尽到提示义务,应该提前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准确告知用户号码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风险。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培哲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