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处停车场设于6号住宅楼南侧。停车场入口处竖着一块标牌,上面写着“请轻关车门请勿大声喧哗”。步入停车场,记者发现场内停有二三十辆三轮或是四轮老年代步车,停车位编号显示为“196”号。“这是我的车,停放很方便,也不扰民。”一位老人解释,他开老年代步车主要是为了接送孙子,“孙子上学比较远,一趟得开半个多小时。”
当记者问及老人,假如老年代步车被叫停,其是否有替代办法。“那只能搭公交车了,肯定不如老年代步车方便。”老人说。
记者观察发现,在该处停车场四周,还设有数十个蓝色充电装置,“能用,很方便。”一位老人将其红色的老年代步车开入停车场内,从一处充电装置内拉线充电。
3月17日下午,记者联系该小区物业公司,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业主若有老年代步车停车需求,可直接到物业公司办证。对于有居民反映的老年代步车占道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将会随时治理。
专家建议
提升面向老年人的公交服务
针对市民关注的老年代步车替代方案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娄伟,其表示接送孩子等“刚需”其实有着多个替代方案。
娄伟分析,老年代步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多集中于上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阶段。目前,北京招生政策为“划片、就近入学”,家距学校一般不会很远,故家长接送孩子,可提前出发,采用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方式予以替代,也可以搭乘地铁、公交车甚至定制公交、校车、出租车等方式,“对于家庭来说,老年代步车也并非唯一选择,接送孩子是有‘出口’的。”
娄伟曾同相关团队一起就老年代步车上路问题进行过调研。他们发现,因有关老年代步车的明确政策尚未出台,一般情况下老年代步车上路不能走主干道,“可以在小区周边、辅路及次要道路上低速行驶。若驶入主干道,一旦出了事故,老年代步车没保险,会带来很大交通隐患。”娄伟认为,老年代步车在远郊或是农村更有市场,但在城市里特别是主城区,弊大于利。
针对有市民建议应允许老年代步车上牌、或是车主考驾照等,娄伟认为,给予老年代步车“身份”并不现实,“驾驶老年代步车的一般为老人,年龄大,再加上视力、听力等身体原因,考驾照很困难,即使通过驾照考试,上路后违法驾驶的查处也比较难。另外只要开了这个口子,还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同时,娄伟也提出,在北京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的背景下,解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也十分重要。在此方面,北京在定制公交上的探索性做法就值得推广。如为方便学生上下学出行,应推出更多定制公交线路,面向全市中小学征集乘车需求,满足条件即可开通线路,为学生提供从家往返学校的定制公交服务。此外,还应进一步强化面向老年人需求的城市规划及公共交通设计,从站点布局、线路安排等方面丰富公共交通系统,比如开通方便老人看病的公交专线等,探索更多灵活可行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