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京剧本质就是“卖唱”?这位上京原院长说,此乃“妄言”

2021-03-21 09:25:47 作者: 有人说京剧本

如今世事变迁,京剧与时代、与观众的关系愈发地疏离,对京剧的考问自然就愈发地严厉。这份考问,来自戏迷观众,也来自京剧业内。众多的考问,出发点和归结点必然各异,甚至迥然相左。确乎,京剧传承的话题已然超越京剧行业本身,俨然成为一个公共性的文化诘问。京剧,命运使然地要面对各执一端的关注和质疑。由此,当下的京剧乃至戏曲,便处于前所未有的尴尬。

尴尬是一种境况,亦是内心的游移不定,疑惑自己在当下的文化艺术格局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抑或在众说纷纭的角色提供中,不知该怎么选择自己的定位。所谓“不刻画人物论”“卖唱论”,便是一众热心人士为京剧设计的角色。当然,还有更多在各色伪命题支撑下的角色魅惑。诸如忘却本体艺术特征,纵身跃入时尚潮流。或者,在各种召唤中的强颜奔波。凡此,不胜枚举。

伪命题萦绕于个人,不要紧。从来就有这样的演员,陶醉于游离人物的自我表现,充其量是艺术境界高下的问题。倘若一个行业或团队被伪命题困扰,出现整体性的观念偏颇,其贻害就不可小觑了。尤其在当下,戏曲愈是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愈要有清醒的自觉体认,要在各种舆论和建言中甄别伪命题与真学问,心怀忧患地去追寻戏曲的真学问,让戏曲的传承走在守正创新的正道上,以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本文配图来源:新华社栏目主编:黄玮文字编辑:黄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