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年新增结核病人超千万,“白色瘟疫”并未远离

2021-03-24 07:59:04 作者: 全球一年新增

医生为结核患者切下肺部“葡萄串”。 乔朋 图新冠疫情或为防控结核提供借鉴经验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防控形势,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密集部署相关工作。

例如,为加快实现联合国2030消除结核病的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19年出台了《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重点目标是攻克耐多药结核病和治疗高负担的防控难题。

在校园结核病防控方面,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教育部修订印发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结核病散发疫情和聚集性疫情的处置流程。

近期,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又印发《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其中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应在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中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查,并将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

另外,在专家看来,新冠肺炎疫情或可以为防控结核提供可借鉴经验。

钱秉中认为,由于重大疾病流行之间可能相隔多年,因此很难建立和维持一个能在大流行发生时反应迅速、准备充分、及时应对的系统。而消除结核病所需的干预措施刚好可以作为建立和维持卫生系统良好运行的最佳途径,确保系统在新的大流行到来时随时可以有效应战。因此,中国的卫生安全与消除结核病工作可以协同发展,消除结核应该成为卫生安全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众在一家医院窗口刷卡缴费。 张添福 图关于肺结核,你了解多少?

1.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

2.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3.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4.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5.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6.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7.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县(区、旗)、地市、省(区、市)等区域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8.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9.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10.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11.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12.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13.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14.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15.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原题为《全球一年新增结核病人超千万 “白色瘟疫”并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