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半数App诱导用户打赏 最高打赏金额超万元

2021-04-02 10:00:39 作者: 报告显示:半

南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究中心认为,短视频直播平台应着力丰富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池,将其打造成真正符合未成年人兴趣的集合,提高更新频率,不仅仅是应付差事。

“接触短视频也是儿童的权利之一,对未成年人最好的保护是教会他们理性使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也持有类似观点。她建议尽快开展网络素养、数字时代的公民素养课程,并纳入到中小学的必修课中,使他们成为数字时代的合格公民。

半数被测App诱导用户打赏,最高打赏金额可达上万元

“16岁男孩打赏平台主播最高金额达近160万元”、“11岁女童打赏主播近200万”……近年来,未成年人打赏造成父母与平台之间退款纠纷不断。

去年5月,最高法出台《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其中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测评结果显示,青少年保护模式下,上述17款App的开通直播和打赏充值功能均被关闭。未成年人往往选择正常模式来观看短视频、直播。半数被测App依旧存在鼓励、引诱用户打赏的情况。如:映客直播尽管在充值页面提醒未成年人禁止充值消费,但观看直播过程中还弹窗提示主播“戳了下你”,附上诱导消费的充值框且更为明显。

映客直播在充值页面做出提示,但也会弹出主播诱导消费框。

另外,测评结果显示,所有实测App都允许用户直接跳转第三方支付页面,输入支付密码后充值打赏,没有对用户再次提出身份核实要求。也就是说,拥有App账号和家长线上支付密码的未成年用户,可以直接在正常模式下登录并打赏主播。而20款被测App的最高打赏金额可达上万元。

南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究中心建议,在支付跳转环节,建议平台增设身份验证关卡,提升未成年人打赏难度。针对主播诱导打赏的现象,建议平台加强审查,关闭诱导打赏的弹窗。此外,平台可专门设立针对未成年人的举报投诉渠道,加快反馈时间。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刘更超则认为,短视频、直播类App的技术、服务、内容全部都是由企业提供的,企业应该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上承担更多的主体责任。“如果企业不打心眼里去做这个事,总有空子可钻。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