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网讯 曾雪梅 记者焦杨报道: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名医直播室》第31期节目邀请了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少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萍萍做客演播室,科普儿童孤独症的防治知识,呼吁人们关注、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及时发现以及治疗儿童的孤独症。
点击图片观看直播回放。
出现什么病兆即提示可能患有孤独症?张萍萍说,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为儿童不(少)看、不(少)应声、不(少)指、不(少)说、不点头、不寻求安慰、不该怕的时候怕、该怕的时候不怕等症状。有些儿童还会表现出社交障碍、语言障碍、感知觉异常、胃肠道问题、智力低下等等。她提醒网友,如果出现以上症状,需要带儿童到医院进一步进行专业测试,以确定是否为孤独症。
直播中,张萍萍详细解答了网友十分关心的“哪些因素会增加儿童患孤独症的几率”问题,她说,父母生育年龄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35岁以上年龄段父亲所生小孩患孤独症的概率是25至29岁父亲所生小孩患病概率的2倍。同理,母亲年龄越大,所生小孩患病风险也越高,因此,优生优育是预防孤独症的关键手段。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萍萍科普孤独症防治知识。
同时,儿童的胎儿期也是一个关键阶段。如果儿童在胎儿期受到脑损伤,母亲在孕期有先兆流产、药物、低体重、早产、病毒感染等,这样的儿童患孤独症的几率更大。医学数据显示,约有25%的早早产儿(低于26周胎龄)出现孤独症状。
张萍萍建议,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观察儿童动向,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越早越好。在孩子3岁以前发现并接受干预治疗,效果会比5岁之后发现并接受干预治疗更好。对于患病儿童,父母一定要坚持到专业医院进行科学的就医,要坚持高强度的训练,比如一周治疗时长要维持在25至40小时。
[责任编辑: 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