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碳中和的持牌金融机构

2021-04-07 18:37:00 作者: 粤开证券成为

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2018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强度)下降4.0%,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自2012年,央行发布《绿色信贷指引》以来,绿色信贷对于节能减排的贡献度逐步提高,2017年6月绿色信贷二氧化碳减排量达490.56万吨。

近些年,中国对于碳排放的压降以较快速度进行,节能减排成果斐然,但和发达经济体的GDP每单位美元碳排放量仍有一定差距,2019年中国GDP每单位美元碳排放量为685克,远高于美国的232克/美元、英国137克/美元、日本221克/美元,碳中和任重道远。

碳金融发源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碳约束”,1997年,《京都议定书》使得国际碳排放权成为可以交易的商品,为碳金融的发展奠定了了良好基础。目前国内碳交易市场由强制性配额市场和自愿性减排市场组成,2016年8月,中央首次在中央会议中提出了“碳金融”概念,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碳排放市场和开展碳金融产品创新。目前碳金融产品种类品种日益丰富,包括碳债券、碳排放权的质押融资、碳配额回购融资、碳市场基金、碳市场远期等等。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处于试点阶段,通过市场机制来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试点碳市场初具规模并显现减排成效。自2011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8个碳市场试点配额累计成交4.55亿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额约105.5亿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四、碳中和拓宽绿色能源行业发展空间

“碳中和”是国家重点任务,涉及到诸多行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能源体系方面,清洁能源替代的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企业;二,重点行业降碳方面,煤炭消费的钢铁、水泥、建材、交运、化工等行业中降碳能力领先的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三,低碳技术方面,低碳技术、低碳设备、碳监测企业;四,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受益企业;五、绿色低碳消费企业等。

近些年,中国对于碳排放的压降以较快速度进行,节能减排成果斐然,但和发达经济体的GDP每单位美元碳排放量仍有一定差距,碳中和目标任重道远,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对于实现“碳中和”的几项重点任务,未来要继续从清洁能源体系、高碳排行业结构性调整、绿色金融、绿色消费等多维度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

碳中和对于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拓宽部分行业的发展空间,二是对于部分碳排行业进行结构性改革。对于上升周期的行业,一方面给予企业扶持和奖励,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应该要引导企业理性进场,避免出现企业高估需求、过度扩张的情形。对于供给压缩、解构调整的部分传统行业,短期虽然会受益于减产带来供需缺口的涨价利好,但是中长期将促进产业进一步集中、落后产能的淘汰,产业转型过程中带来的企业、就业变动,政府应该有序引导这些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包括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未来我国的能源结构向新型能源或清洁能源转型已经是必由之路。碳中和主题行业覆盖面广,相关收益标的较多,能源结构升级时间跨度长,同时相关行业资金承载量较大,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可以重点关注节能减排、储能、锂电新能源车、特高压等领域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