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说不尽的“上海记忆”

2021-04-08 12:44:48 作者: 走近上海犹太

原上海犹太难民克莱尔的结婚证书

念念不忘:漂洋过海的中犹友谊

采访中,陈俭馆长和记者讲起了一个小插曲:前阵子,几位中国摄影师到以色列采风摄影,在拿起相机的一瞬间,遭到了不愿入镜的当地居民反对。但当他们提起自己来自中国上海,当地人立即展颜一笑:我们愿意配合!距离二战结束已有数年,中国和犹太两个民族的友谊却跨越了世纪,延续至今。陈俭说:“犹太民族十分重视自己的历史,尽管有着二战期间的极其痛苦的记忆,他们也会特别记住在那段时期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历史上,中犹两个民族有着相似的命运,在战争时期更是相互扶持,结下了深厚友谊。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展厅一隅,讲述了三代人守护图书70年的故事:1943年,一位在上海避难的犹太学校校长卡尔在回国之前,将1600余册图书寄放在上海的林道志家。70年来,为了当初一句承诺,林家三代人全力护书。如今,这1640本书静静地躺在纪念馆中,等待着它们的主人。

林家三代人守护的1600余册图书

纪念馆内,有一个专门的区域讲述为中国抗日和解放战争做出贡献的犹太人,如:奥地利犹太人傅莱,1939年逃亡到上海之后辗转来到了八路军所在的晋察冀边区,参加了八路军并担任医药指导员,解放战争结束后留在中国并从事医学研究直到去世。“洋八路”汉斯·米勒,1939年来到中国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在抗战中救治了九千余人。他说:“我从大西洋另一边的欧洲,也是为了反对法西斯,来到中国。我将会向白求恩那样将自己一切奉献给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

在纪念馆参观时,汉斯·米勒的儿子米德华指着父亲的照片回忆往事

历年来,总有慕名而来的犹太难民幸存者或其后代前来上海“寻根”。他们徘徊在幸存者名单纪念墙前,搜寻亲朋好友名字的身影。其中就有92岁高龄故地重游的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可见上海在他心中的分量。

由点及面:“显微镜”里看中国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属性之一是涉外馆,接待的外国游客约有40%。如何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这段二战历史故事,是陈俭和纪念馆工作人员早就在思考的。

陈俭认为,西方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往往是用“望远镜”看中国,不深入社会调查,就没有细致的了解。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中国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需要用具象的表达,让老外通过“显微镜”看中国。

2020年,经扩建,纪念馆的展陈面积扩大了10倍。新馆整个展厅以“沉浸式”氛围,让观众以“听故事”的方式,了解这段往事。既有犹太难民亲口诉说当年经历的影像视频,也有见证他们从海上逃亡到上海的历史文物,既有犹太人和上海邻居生活环境的场景复原,也有解读时代背景的历史短片,还有3D多媒体影像把观众瞬间带入凝重的历史氛围。

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现中国人民的慷慨、友善、包容,反映中华民族在参与反法西斯战争中为世界和平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纪念馆的展览是在基于客观历史事实,尊重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当事人看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国外参观者的认知习惯。

陈俭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在“纪念爱与希望的善举”。在极端主义泛滥、难民危机频发、极右势力抬头的当下,对于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历史纪念,就像长夜里燃放的一束光,引导和激励世界民众崇德向善。这也是为何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能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而在纪念馆创立伊始,就有不少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场馆中。2007年起,至今已有300多名热心人士和在校大学生加入其中。他们不仅能为游客进行中英双语讲解,也热心参与纪念馆的史料征集工作,承担了难民接待、采访、联络,以及文献翻译、馆藏录入等工作。志愿者们向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介绍着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这座城市的变化和发展,他们是沟通纪念馆和世界的一座座桥梁,也是了不起的“民间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