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切看起来都没有希望的时候,一扇大门向我们敞开了,我不希望人们忘记那扇门是在哪里,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这个故事的原因。”这是犹太难民幸存者艾芙琳•派克·鲁宾(Evelyn Pike Rubin)在个人回忆录《上海隔都》中写的一句话。
1933-1941年,上海共接纳了近两万名为逃离纳粹的屠杀和迫害而从欧洲来沪的犹太难民。对和艾芙琳有着相似经历的犹太人来说,“隔都”是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但也正是这样一片中国的土地,给了颠沛流离的犹太人最善意的收留,成为犹太民族流散史上一段温暖的篇章。要知道,1937-1945年在与日本的战争中有多达1400万中国士兵和平民被杀,但在上海的犹太难民大多幸存了下来。这一壮举被历史学家戴维·克兰茨勒(David Kranzler)描述为“上海奇迹”。
而这段“上海奇迹”的故事,正透过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近千件展品,再次跃入世人的视野。也正是这些古老的物件、史料和质朴的语录,中犹两个民族在黑暗岁月里相濡以沫、共度时艰的温情往事打动着每一个听故事的人。在上海诸多的纪念馆、博物馆中,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相对小众的场馆,也有人时常发问:它于当下的意义在何处?纪念馆馆长陈俭答道:作为中国境内唯一一个能够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在事件的发生地讲述历史,通过鲜活的展品和史料,不仅把这些故事讲给中国人听,也要讲给老外听。
同济大学留学生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并与馆长陈俭合影
从零到千:“袖珍馆”扩建记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始建于2007年,包括摩西会堂和附近一个小展厅,总面积仅有1000多平方米,是一个“袖珍馆”。十多年来,历经两次扩容升级,如今面积已超4000平方米,展品数量也从0增加到近1000件。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展厅
一切要从摩西会堂说起。位于虹口区长阳路的摩西会堂1928年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二战期间是在沪犹太难民们经常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是战火纷飞年代他们的精神寄托。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尤其是1992年的中以建交掀起了上海犹太旧址访问热潮,在此办公的工作人员注意到,总有不少老外在摩西会堂的旧址处张望。经研究,这栋建筑的特殊意义终被发现,虹口区政府决定对其进行全面修缮,并新设展厅,以图片展的形式反映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历史。2007年10月,修缮一新的摩西会堂旧址向公众开放,标志着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正式成立。
有心人一定会发现,与其他纪念馆不同的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英文名中使用的并非memorial hall,而是museum。陈俭说,这源于当初一位犹太老人的建议:“在英文中,纪念馆不是纪念死者就是纪念灾难的。但是在这里我完全感受不到这种氛围,在这里我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话让陈俭心中一暖,但压力也随之而来——当时馆内掌握的,除了一张从图书馆复印的旧报纸,“一穷二白”没有一件实物。
“抢救文物史料刻不容缓!”于是,陈俭开始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史料征集之路。经过不懈努力,陈俭和同事们一方面从观众身上找线索,另一方面通过国内外社团和机构与犹太难民本人或后代建立长期联系,从一封信函、一本护照,到一辆玩具车、一件婚纱……就这样一件件地收集。目前,馆内收藏的实物已经近千件,更有超过2000分钟的口述史料。纪念馆的知名度也日渐提升,作为一个基层的区级博物馆,年访问量已由建设初期的1万人次上升到近10万,还接待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德国前总统高克、美国前财政部长雅各布·卢、法国前外交部长艾罗等外国政要。
犹太难民幸存者捐赠的展品中,有不少承载着他们在沪避难期间的童年记忆